第一波口碑解凍,大鵬穩了

由 毒舌電影 發佈於 熱點

'25-07-19

速報!

這顆“荔枝”,提前送達——


長安的荔枝


改編自馬伯庸的同名小說。

截止目前,2025國產真人電影開分最高,豆瓣7.7分。


導演,大鵬。

卡司,真·全明星陣容·打破次元壁版。

有熟悉的配方,大鵬、白客、莊達菲的“年會三人組”。

有大牌的加盟,劉德華、楊冪、林雪、張若昀等。

更有不少“轉崗再就業”的新鮮面孔——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故事呢?

前有小說與劇版,大衆對此並不陌生。

影版海報,也在低語故事的輪廓——

一個小官,要將新鮮荔枝,從嶺南運送到5000裏外的長安,“壓荔山大”。

不過,到了大鵬手上,這顆“荔枝”,還新鮮嗎?

衝完點映的Sir,拍胸口保證——

“荔枝”,色香味俱全;

“大鵬味”,更是全面升級,夠好笑、夠荒謬、夠懂我們。


01
歡迎來到大唐世界

小說影視化,最令書粉擔心的問題,莫過於“魔改”。

在這一點上,本書粉表示——

莫擔心。

大鵬的改編,十分的乖巧。

他沒有自作主張地增加多少情節,而是踏實地把書中的種種名場面與細節,都進行了還原。

比如那令人燒腦又拍掌的“格眼法”。


比如荔枝園的篝火盛會,一碗酒的推心置腹。

與李善德(大鵬 飾)難得暢快的胡旋舞。


包括峒女阿僮(莊達菲 飾)養的狸奴(狸花 飾)。

它對李善德的防備、好奇、親近與齜牙怒目,堪稱是2025年新貓最佳表演。

△ 小咪,2025最佳新演員

這背後,少不了導演的細摳與調教。

更少不了導演對原著的認真與熟悉。


但大鵬做的,不僅僅是復刻某個場景、某個細節。

而是濃墨重彩地畫出一幅千里江山圖——

讓大唐氣象在銀幕上重新流動,在膠片上鍛打天寶年間的盛世黃昏。

廟堂之上。

是燈影下的巨佛,飛旋的舞姬,交錯的觥籌。

無一不在流淌着權力的金光,散發着驕奢淫逸的氣息。


長安街市。

是煙火蒸騰的市井氣,匆匆趕路的上班族,和粗糙簡陋的羣租房。

處處都是小市民的辛勞經營,爲了五斗米把腰一折再折。


草野之間。

是嶺南市集的奇珍異物,峒寨山野的原生態氣息,和峒人的真率自然。

神祕、好玩、新奇,像是世外桃源,但也有難言的隱痛。


從官場到江湖,從長安到嶺南,從大唐氣象到隱祕角落。

大鵬的導筒,一一掃過,細細描繪,誕生了他目前最“好看”的電影。

但有視覺之美就行了嗎?

當然不。

它還需要有靈魂,能引起當下觀衆共振的靈魂。

“屌絲”大鵬,很懂我們。

他巧妙地將當下的職場痛點,編織進唐代的官場語境,搖身一變成觀衆心領神會的笑點。

隨着老實人李善德的職場歷險,包袱一路響個不停。

比如——

老實人到崗,老油條紛紛將手上的工作,“拜託”給新人。

那他們忙啥呢?

請看。

真·摸魚。


領導接到大任務,找到了老實人,遞給他一張大餅。

好香、好大,但也真的……

喫不下哇(努力嚼嚼嚼)。


無法拒絕,老實人聯繫各個部門,希望能對齊顆粒度,打通垂直領域。

各個部門紛紛婉拒:

對不起,忙着備戰蘇超去了。

雖說這狀態,更像是踢國足。


一出大唐版的《年會不能停!》。

沒錯,你可以看得出來,大鵬其實很努力地在逗我們笑,這也是爲什麼這部電影裏出現了那麼多脫口秀演員和喜人的原因。

但在Sir看的那場,很多人還是很能get到電影的笑點。

笑聲此起彼伏。

原因或許就在於,《荔枝》,不僅僅是簡單玩梗。

更是藉助千古時空的鏡像,照出當下牛馬的疲憊倒影,輕撫我們千瘡百孔的內心。

而其中,最令人共情的一隻,當屬主人公李善德。


02
一個牛馬
與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李善德,明算科出身,上林署的九品下小官。

聽起來,是一個離我們好遙遠的古人。

那換種方式來介紹,會驚呼離我們很近——

李善德,INTJ,數學系,小鎮做題家。

畢業後北漂,考進了體制/國企/大廠的基層單位。

夢想着落戶首都,完成人生大逆襲。


一晃經年——

人老了,皮鬆了,生活在甜蜜與痛苦之間搖晃。

甜,是因爲老婆孩子熱炕頭;苦,是因爲工作、貧窮與房貸。

幸好,他多少是個有點樂觀的人,就連挨妻子(楊冪 飾)的巴掌,也能從中嚐出愛情的味道。


但生活的主動權,從來不在他手上。

上頭派發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在六月一日的貴妃誕辰宴前,李善德要從遠隔五千裏的嶺南,運送新鮮荔枝到長安。

身死,李善德不怕。

怕的是,再也見不到妻子與女兒。

更怕的是,會連累到妻子與女兒。


戲內,李善德的人生,拐進了新的階段——

他要爲了妻兒,爲了自己,遠赴嶺南,背水一戰。

戲外,大鵬的表演,也似乎拐進了新階段——

他像是爲了李善德這一角色,使上了渾身解數。

尤其是運送最後的衝刺關頭。

大鵬的李善德,雙眼猩紅,一夜白頭,每一根神經似乎都在用力飛馳。


運送荔枝,這項任務,到底難在哪裏?

到底爲什麼會把一個人活生生逼成這樣?

一難,路途遙遠,時間緊張。

從北到南,高山、深林、溼地、草原、猛獸、巨浪……

跨越七個城市的實景拍攝,將這一路的艱難險阻盡數交代。

大銀幕上倒計時的ddl,更是讓觀衆跟着李善德爭分奪秒。


二難,荔枝難存,賞味期短。

荔枝“一日色變,兩日香變,三日味變”,而嶺南到長安,長達5000裏,得耗費十數日。

李善德,沒法不發愁。


三難,資金短缺,人員匱乏。

雖說,這是上頭派發的任務,但在實驗成功之前,需要小員工自行墊付。

李善德不僅是個窮鬼,還是個光桿司令。

整單任務下來,就像九頭蟲讓奔波兒灞去除掉唐僧師徒。


這一關關的,像是一重重大山,攔在李善德面前。

故事最勾人的地方,便是看李善德如何翻過這一座座大山。

這個過程,他沒有“金手指”,沒能開外掛。

只有上天留給他的,一點小天賦——

算術,和真誠。

前者,讓他沉下心來,圍繞任務痛點,構建方案抓手:

縮短運輸時間、延長保鮮時間、降低運維成本。

後者,爲他贏得朋友,快速搭建團隊,實現社羣聯動:

供應商,峒女阿僮的荔枝園;運輸鏈,胡商蘇諒(白客 飾)的騎手團。

他們一次次實驗、失敗、重頭再來……不認輸地與命運較勁。


漸漸的。

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變成“可能完成的任務”,再到“只要集中力量就能完成的任務”。

看得人很燃,心中的熱血彷彿在沸騰。

但心頭的大石,未能立馬放下。


最大的難關,並不是技術性問題。


而是複雜的人心,荒謬的現實。


這一次,真正的熱血——


不是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而是將“可能”變成“不可能”。



03
這不僅是運轉荔枝的事

看的過程,Sir有點恍惚。

李善德策馬飛馳的樣子,與另一張面孔重合——

魏平安。

那個驅車千里追“兇”,爲客戶洗清謠言的小推銷員。


倆人的時代、外形、身份、性格不同,但人物底色是相同的——

小草根,堅持去做自己認爲正確的事情。

哪怕賠上自己的一切,名聲、精力、時間、工作,乃至於性命。

所不同的是。

在《保你平安》中,大鵬的視野是朝下看,是看到藏在你我普通人當中的、網絡時代的現實荒謬。

在《長安的荔枝》中,他轉成了朝上看,直直盯着無形地盤旋在普通人頭上、亙古難變的權力荒謬。


權力?

皇帝,貴妃,還是右相?

其實它指的,不是某個具體的人。

《荔枝》對此的處理,也很巧妙,自始至終,沒有讓皇帝和貴妃直接露面。

那它到底是什麼?

是沉默而壓迫感十足的巨佛,亦或是右相沉甸甸的豪華權杖?


在Sir看來,其實是鮮紅味美的荔枝。

它看起來最無害,也最讓人放鬆警惕。

但恰恰,也最能讓人隨意利用,爲禍患埋下伏筆。

尤其是,當它從上層,層層加碼,給到下層。

最初。

是皇上爲了討貴妃歡心,大手一揮要求上貢荔枝。

他真正要的,不是荔枝,也不是貴妃的喜歡。

是彰顯自己龐大無邊的皇權,以及權力慾被滿足的快感。


右相接過了荔枝的任務。

嫡系員工表忠誠?

沒那麼簡單。

對於李善德而言,荔枝運轉是一門苦事。

但對於右相而言,荔枝運轉是一門美差。

他左手撈油水,右手絆政敵。

出事了,自然會有“背鍋俠”承擔。


到了百官的手裏。

“荔枝”,又變了。

它有時像一座小金礦,小官能借此去狠狠撈一筆錢。

但它又是燙手的山芋,一旦出了差錯,項上人頭落地。

它也是照出權力結構下的人心的多棱鏡——

誰都不想死,那麼,讓誰死呢?

李善德。

不單因爲他被“障眼法”所騙,看不到“荔枝煎”下的“荔枝鮮”。

更因爲作爲權力結構最底下的人,他並沒有說“不”的權力。


所以說,故事裏的“李善德”到底是誰?


馬伯庸說他是虛構的人。


是借來的名字。


而Sir卻覺得,在這個虛構的角色中,我們更能看到最真實的普通人的影子。


在古代,他是百姓。


當一顆荔枝,落在他的頭上,是重擔,是牢籠,更是災難。


鶯歌燕舞宮宴裏的一道普通擺設。


讓庶民在本就艱難的世道里匍匐前行。



在今天,他是牛馬。


在大廠、996、PUA這些流行詞層出不窮的背後,是普通人的無力反抗。


我們可以調侃一切。


卻到了最後,又總是默默順從。


而那個“李善德”呢?


慶幸的是,故事的最後,他捨棄了自己的成功,捨棄了自己的性命,去以一己之力,撞向鐵板一般的權力高牆。


爲的,只是讓普通百姓發出自己的聲音。


這是一種理想主義。


而何嘗,不也是這個社會該有的樣子?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編輯助理:一隻狗的生活意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