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荔枝》大鵬、莊達菲、劉俊謙解讀小人物的偉大

由 北青網 發佈於 熱點

'25-07-20

7月19日,電影《長安的荔枝》開啓第二輪全國路演,編劇、導演兼領銜主演大鵬,領銜主演莊達菲、劉俊謙出席哈爾濱路演活動,白客以人形立牌形式與“荔枝小隊”合體。

《長安的荔枝》上映以來好評如潮,生動鮮活的人物羣像深受觀衆們的喜愛,獲贊“在宏大敘事之下,把鏡頭對準每一個平凡的人”。有觀衆看到了李善德真正的困境——“如何讓認真做事的人,不被塵埃埋得太久”。有人看到李善德與蘇諒步步遞增的兄弟情——“蘇諒掉頭回來幫李善德,那份江湖義氣瞬間擊中了我”。亦有觀衆稱讚“阿僮率真直爽,以誠交友,一切從心”。還有人非常喜歡林邑奴的設定,表示“他一直被當成奴隸,只有在李善德這裏才被當作人,得到尊重”。

7月19日,大鵬、莊達菲、劉俊謙攜白客的人形立牌出席哈爾濱路演活動,“荔枝小隊”受到現場觀衆的熱烈歡迎。有十年老粉感嘆,大鵬這十年來“一直在進步,對觀衆很真誠”。有觀衆發言時玩起諧音梗:“如果滿分是10分的話,這部電影我打8.4分,因爲有一點溜(1.6)。”還有帶孩子的觀衆認爲,不同年齡的觀衆會在片中看到不同東西,孩子看到了大唐文化,自己則看到了“大唐文化背後普通人的辛酸,小小的一盤荔枝背後是無數人沉甸甸的心血”。更有觀衆深感共鳴,感嘆“我們每個人都是李善德”。大鵬表示,在那句千古名句中,“無人知是荔枝來”也很重要。電影里長安的老百姓們過着日常的生活,並不知道有一個人騎着一匹白馬,歷經千辛萬苦運送荔枝到長安。但是李善德的行動卻體現出了“普通人有自己的力量”。此外,大鵬還解讀了一處耐人尋味的細節。嶺南鮮荔枝在慶典上跟其它水果並排擺放在一起,觀衆看到的只是荔枝使李善德的故事,也許其他水果都有一個屬於它們的“使”,其背後凝聚着很多小人物的努力與付出。大鵬表示:“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時候總覺得自己很渺小,但是並不代表不能夠偉大。”

莊達菲分享了與“峒人F4”有趣的合作經歷。她透露,在拍羅聖燈、苗若芃飾演的香蕉園峒人唱歌跳舞那場戲時,她看監視器“看夠了也笑夠了,已經笑得笑不動了”,才能確保在拍攝時不會笑場。大鵬也在現場唱起香蕉園峒人的歌“又是一年相思的季節,我們來荔枝園看望阿僮姐”。劉俊謙被問到拍攝時印象深刻的事情,表示“最簡單的動作戲就是最難的”,自己剛進組就拍攝了林邑奴在山林間奔跑替李善德送信的戲,山路崎嶇、溼滑,還有很多樹枝,但卻要全速跑,並且連續不斷地跑了三天。有觀衆評價劉俊謙“不靠臺詞就演出了溢出屏幕的忠誠感”,他回應表示林邑奴作爲奴隸,沒有人在意他,但李善德把他當成一個人,所以林邑奴會很主動地去聆聽、觀察李善德。“荔枝小隊”的深厚情誼讓李善德感受到人情溫暖,也成爲了他挑戰“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的重要助力。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肖揚

編輯/李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