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蔚來汽車的發展早期,蔚來和江淮汽車的關係可謂是相互扶持,江淮汽車幾乎佔據了蔚來早期車型絕大多數的生產份額,如今蔚來卻註銷了與江淮的合資公司,讓人不禁想問蔚來和江淮的分手到底意味着什麼?

一、蔚來回應註銷與江淮的合資公司?
據界面新聞獲悉,針對蔚來與江淮合資公司註銷一事,蔚來通過其官方公衆號蔚來小喇叭進行了回應。蔚來方面表示,2016年,蔚來與江淮汽車達成戰略合作,主要合作生產蔚來系列整車。隨着合作不斷深入,雙方於2021年3月合資成立江來先進製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來公司”),爲蔚來提供生產服務支持。
2023年12月,蔚來取得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准入,與江淮汽車在整車製造層面的合作同步結束,基於合作生產支持業務的江來公司已無存續必要。經雙方友好協商,決定對江來公司進行註銷處理。
該公司在聲明中強調,註銷系正常調整,不會對蔚來的生產、製造、經營活動產生任何不利影響。後續,蔚來與江淮汽車將在新能源汽車研發、換電、零部件等領域繼續深化合作。
2016年時,兩家公司曾簽署《製造合作框架協議》,此後江淮汽車成爲蔚來汽車的代工方。在合作初期,這種代工模式幫助蔚來快速實現量產交付,規避了自建工廠的高額投入。
蔚來汽車財報顯示,2018-2022年,蔚來分別向江淮汽車支付代工費用約2.23億元、4.41億元、5.32億元、7.15億元及11.27億元。而在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江淮汽車爲蔚來代工生產ES8、ES6、EC6、ET7以及後續推出產品,工廠年生產能力提升到24萬輛。兩家公司曾處於深度綁定關係。

二、蔚來江淮的分手意味着什麼?
在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中,蔚來與江淮的合作曾經備受矚目,然而,近期蔚來回應註銷與江淮合資公司的消息傳來,這一決策背後究竟有着怎樣的考量?蔚來江淮的分手又意味着什麼?
首先,在汽車行業,生產資質是一道較高的門檻,涉及到複雜的審批流程以及嚴格的生產標準要求。對於剛剛起步、缺乏深厚汽車製造底蘊的蔚來來說,獨立獲取造車資質並非易事。這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用於建設符合標準的生產基地、購置生產設備,還需要在技術研發、人員配備、質量控制等多個環節達到相應的要求,且整個過程週期漫長,充滿了不確定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與成熟的車企江淮汽車展開合作成爲了蔚來彼時的明智之舉。江淮汽車作爲一家在傳統汽車製造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擁有完備的生產資質、成熟的生產線以及豐富的生產製造經驗。其具備大規模生產汽車的能力,在衝壓、焊接、塗裝、總裝等汽車製造的各個環節都有着成熟的工藝和流程把控。對於蔚來而言,藉助江淮的生產線,能夠迅速將自己的設計理念轉化爲實際的產品,實現從圖紙到量產車的跨越,大大縮短了產品上市的時間週期,避免了自行申請資質、建設工廠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漫長等待和巨大風險。

其次,隨着時間的推移,蔚來與江淮的合作模式逐漸顯現出一些弊端。對於蔚來來說,代工模式雖然在初期幫助其解決了生產資質和產能的問題,但從長遠來看,卻限制了其發展的自主性。每賣出一臺車,蔚來就要向江淮支付一筆固定代工費用,這無疑增加了蔚來的造車成本,壓縮了其利潤空間。伴隨着蔚來的發展,蔚來汽車逐漸具備了自己的造車資質,相比於合作模式造車,自己全面主導的生產無疑更具備自主性,而且成本更爲節約,從而放棄與江淮的合作也就非常正常。隨着蔚來的快速發展和市場地位的提升,公司開始尋求更加獨立和自主的發展路徑。2023年,蔚來就拿到了自己的資質,這意味着蔚來不再依賴於江淮汽車的代工生產,而是可以完全掌控自己的生產環節。這種轉變不僅有助於蔚來提高生產效率和降低成本,還可以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和供應鏈管理,從而提升公司的整體競爭力。
第三,對於江淮汽車來說,過去幾年裏通過爲新興電動汽車品牌提供代工服務確實爲其帶來了生存與發展所需的資金和技術支持。然而,隨着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建立自己的生產基地並實施全面自主生產的策略,像江淮這樣的代工廠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一方面,失去了穩定的訂單來源可能會對企業的營收造成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技術積累,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

第四,在整個汽車行業中,“合久必分”似乎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無論是傳統燃油車時代還是如今蓬勃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時代,沒有任何一家企業能夠永遠保持聯合狀態。這是因爲隨着市場需求的變化和技術進步的速度加快,各個企業都在不斷追求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以及更好的用戶體驗。在這種背景下,持續打造自有的品牌並形成獨特的產品優勢成爲了各家企業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只有那些能夠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創新突破的企業才能在未來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對於蔚來來說,單飛不是壞事,但是對於江淮汽車而言怎麼辦則是最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