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專欄作家哈里森・卡斯撰文報道,美國將讓過時的 B-1B “槍騎兵” 轟炸機退役。
B-1B “槍騎兵” 轟炸機在 2001 年 9 月 11 日恐怖襲擊事件後,成爲了美國空軍的主力戰略轟炸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執行了數千次作戰任務。它能攜帶大量彈藥,還能長時間滯空,因此被頻繁使用。

如今,服役數十年的 B-1B “槍騎兵” 即將走向退役。退役的主要原因包括維護成本高和操作複雜等。據該雜誌報道,最初製造的 100 架 B-1B 轟炸機中,仍在服役的不到 60 架,而且很多飛機的技術狀況不佳。
數據顯示,現役45架B-1B中僅17架能正常作戰。每飛行一小時需耗費6萬美元維護費,是B-52轟炸機的三倍。更致命的是機體老化——當年投產的100架中,6架墜毀、39架提前退役,剩餘多數因金屬疲勞面臨停飛。美國《空軍雜誌》透露,去年該機型出動率跌至不足60%,維修技師常爲找零件拆解報廢機。
2023財年美軍爲B-1B機隊投入9億美元,相當於每架每年燒掉2000萬美元。對比其戰果:在阿富汗投彈量佔美軍總量40%,但2020年GAO報告指出,其60%任務竟是給地面部隊當“空中WiFi”(提供通信中繼)。
有網友認爲,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是正常的,老舊裝備維護起來費勁,花費又高,退役也合理。還有網友提到,不知道美國接下來會用什麼機型來替代它,新機型是否能勝任之前的任務。
前五角大樓顧問馬克·岡津格在《防務新聞》撰文稱,B-1B退役暴露美軍裝備斷層:“它本該被B-21取代,但新轟炸機2030年才能量產。”更棘手的是任務轉型——這種爲核戰爭設計的超音速轟炸機,在太平洋戰場反不如慢速的B-52實用。飛行員匿名吐槽:“現在任務要求貼海飛行躲雷達,這老傢伙低空性能像拖拉機。”
有分析指出,B-1B “槍騎兵” 轟炸機的退役是軍事裝備發展的必然結果。長期高強度的使用讓這些轟炸機損耗嚴重,技術狀況下降,維護成本不斷攀升,繼續保留下去性價比不高。同時,隨着軍事科技的發展,新型裝備在性能、效率等方面更具優勢,替換老舊裝備能讓軍隊的作戰能力保持在較好水平。這種裝備的更新換代也反映出一個國家在軍事資源配置上的考量,如何在保證國防實力的同時,合理控制成本是重要課題。
歷史的黑色幽默在於,這款冷戰產物最終毀於自己人的過度使用。在伊拉克沙漠,它曾創造單機投彈78噸的紀錄;在阿富汗山區,它用溫壓彈炸出“死亡峽谷”。如今塔利班掌權三年,當年被B-1B摧毀的山洞重開武器作坊,而曾盤旋其上的鋼鐵巨獸,正變成亞利桑那沙漠裏的零件倉庫。
當最後架B-1B今年飛往戴維斯·蒙森空軍基地“飛機墳場”時,地勤會在艙門畫上骷髏標誌——這是機隊傳統,紀念所有未能返航的戰友。但不會有人畫上那些死於誤炸的平民數字,也不會記錄爲維護它砍掉的3個陸軍裝甲營預算。這款載着美國走過反恐時代的轟炸機,最終被時代碾碎的原因很簡單:當大國對抗重啓,沒人養得起華而不實的戰爭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