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微軟突然宣佈一項緊急調整:停止所有中國籍工程師爲美國軍方提供技術支持。這場震動硅谷的決策,源於調查網站ProPublica三天前的一篇重磅報道——該報道揭露微軟長期通過外包公司,讓持有美國安全許可的中國工程師參與維護五角大樓雲計算系統。
報道細節令人咋舌。這些中國工程師在所謂“數字護衛”(美國外包公司員工)監督下,處理美軍敏感系統的核心代碼。但ProPublica發現,許多護衛根本不具備技術能力評估工程師操作是否構成安全威脅。更諷刺的是,這些中國工程師因技術精湛被微軟僱傭,如今卻因國籍遭驅逐。

事件發酵速度超乎想象。7月18日,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的官員湯姆·科頓致信國防部長奧斯汀,要求徹查微軟承包商名單及監管機制。奧斯汀19日公開表態支持科頓:“任何外國工程師都絕不該接觸國防部系統”,特別點名中國。數小時後,微軟發言人弗蘭克·肖在X平臺宣佈切斷中國團隊與美軍項目的所有聯繫。
這場風波撕開三重矛盾。其一,美國科技巨頭對頂尖人才的依賴與政治猜忌間的撕裂——微軟中國工程師佔全球研發團隊近10%;其二,外包監管形同虛設的荒誕,所謂“數字護衛”被爆多數看不懂代碼審查;其三,安全審查的針對性,同樣爲外籍的印度、加拿大工程師未受波及。
推特熱評譏諷:“五角大樓的系統漏洞百出,中國工程師修了三年沒出事,美國政客一碰就‘危險’了?”知乎用戶則感慨:“在美科技人才成了人肉電池——需要時榨取智力,敏感時立刻丟棄。”更有在微軟工作的華人工程師匿名發聲:“我們通過全部背景審查,如今只因出生地就被預設爲間諜。”
前美國網絡安全局局長克里斯·克雷布斯向路透社表示,此事反映美國在技術自主與人才開放間的精神分裂:“既要中國工程師建設關鍵系統,又怕他們‘偷學’技術。”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員馬特·希恩指出,此類操作在硅谷普遍存在,微軟只是撞上槍口。
事件留給科技行業的寒意遠超想象。當你在深夜調試代碼時,可能想不到:鍵盤上的雙手會因護照顏色被貼上標籤。更殘酷的是,微軟快速切割的動作表明——在政治風暴前,企業永遠選擇自保。這不僅是幾個工程師的失業問題,更是全球科技協作信仰的崩塌。當技術無國界變成一句空話,最終受損的或許是那些舉着安全大旗的人:失去頂尖頭腦維護的五角大樓系統,真會更安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