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揪出加劇成人脂肪肝生成的“元兇” | 卓越亮點
原文發表於《科技導報》2025年第12期科技新聞-卓越亮點圖片來源:攝圖網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成年人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率達29.2%,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35 歲以下人羣患病率年增長率超過7%。干擾素調節因子家族(IRFs)因其獨特的免疫調控功能,逐漸進入研究人員的視野。2025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胡承與首都醫科大學王亮合作,通過患者肝臟活檢及多種脂肪肝小鼠模型,首次揭示了IRF8 這一分子在脂肪肝進展中的關鍵角色。研究發現,NAFLD患者和實驗動物的肝臟中IRF8的表達明顯升高,而且脂肪攝入越多,IRF8就越活躍,進一步加劇肝臟脂質的積累。研究人員發現,IRF8能夠直接激活生物鐘關鍵基因BMAL1的表達,而BMAL1再打開了脂肪代謝的主控開關PPARγ,導致肝臟細胞大量吸收和合成脂肪酸。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實了這條信號通路的關鍵性。這項研究不僅補齊了脂質代謝調控網絡中重要的一環,更指出IRF8-BMAL1-PPARγ軸是治療NAFLD的潛在新靶點。研究團隊表示,未來通過開發靶向這一信號通路的小分子藥物,有望實現更有效的脂肪肝治療策略,爲全球龐大的NAFLD患者羣體帶來新的希望。(來源於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Genes&Diseases,2025,12(3))《科技導報》創刊於1980年,中國科協學術會刊,主要刊登科學前沿和技術熱點領域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權威性的科學評論、引領性的高端綜述,發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完善科技管理、優化科研環境、培育科學文化、促進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決策諮詢建議。常設欄目有院士卷首語、科技新聞、科技評論、專稿專題、綜述、論文、政策建議、科技人文等。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