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杭州的夜色尚未褪去,倉前、閒林的街頭綠化帶裏,手電光束交錯晃動。人們彎着腰,小心翼翼地撥開草叢泥土,只爲尋找一種珍貴的“寶藏”——雞樅菌。有人凌晨出動,日採三四十斤,收穫的喜悅在朋友圈刷屏。一夜之間,杭州綠化帶成了市民的“野生菜籃子”。

這可不是普通的蘑菇。在四川仁壽,今年5月初剛上市的雞樅菌,價格一度飆升到令人咋舌的每公斤1800元。即便在杭州本地市場,品相好的新鮮雞樅菌,價格也穩穩站在百元一斤的高位。難怪有杭州網友調侃:“這哪是採蘑菇,分明是在綠化帶裏撿金子!”

高價背後,是舌尖上的極致誘惑。 在杭州生活的雲南人阿雅深諳其味。她眼中,雞樅菌的品相分骨朵、半開、全開三檔,其中未綻放的骨朵最爲珍貴,鮮甜滋味無可比擬。無論是煮一鍋清香四溢的湯,還是簡單炒一盤菜,雞樅菌獨特的鮮味,濃郁如燉煮多時的雞湯,成爲無數食客爲之傾倒的理由。喫不完的老雞樅,阿雅自有妙用——熬成雞樅油。“煮麪時滴上幾滴,那香氣,整碗麪都昇華了。”這縷濃縮的鮮香,是雲南人刻進骨子裏的味覺智慧。
然而,這份大自然的慷慨饋贈,暗藏致命陷阱。 阿雅提醒:“菌子世界太複雜,很多長相幾乎一模一樣,但有的劇毒無比,新手根本分不清!”就在不久前,杭州一對夫妻的遭遇令人心驚。他們滿懷喜悅採回自以爲的“雞樅菌”,食用後雙雙中毒入院。經鑑定,兇手疑似劇毒的假褐雲斑鵝膏菌。更可怕的是,這種蘑菇的毒素極其頑固,高溫烹煮也無法將其破壞,誤食後果不堪設想。
爲啥雞樅菌突然這麼火?味道鮮是重要原因,很多人一喫就忘不了。再加上它是野生的,數量有限,供不應求,價格自然就漲上去了。現在大家又特別喜歡原生態的食材,網上有人分享挖菌、喫菌的視頻,跟風的人就更多了。

有人說:“雞樅菌煮湯是真鮮,難怪那麼多人凌晨就去挖。” 也有人擔心:“分不清真假太嚇人了,萬一採到毒的咋辦?” 還有人吐槽:“1800 元一公斤也太貴了,這價能買不少肉了。” 從雲南來的網友說:“老家以前常見,沒想到現在城裏賣這麼貴。”
專家提醒,野生菌種類太多,好多有毒的長得和雞樅菌很像,沒經驗的人很容易弄錯。而且隨便挖野生雞樅菌可能破壞生態,它們和白蟻是共生的,挖多了以後可能就長不出來了。喜歡好喫的東西很正常,但別爲了跟風不顧安全。畢竟,再鮮的味道,也比不上平平安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