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自從俄羅斯《消息報》,報道了俄海軍即將放棄庫艦的新聞後,俄國防部,俄海軍以及俄智庫等一大堆部門,就一直吵個沒完。有的說庫艦還能用,千萬不要放棄,甚至可以拉到其他造船實力強國的船廠裏進行維修,有的則主張庫艦艦況太差必須報廢。

要我說啊庫艦繼續修或者報廢都不是最好的下場,把它扔進博物館裏展覽就很不錯,俄海軍真的不如重新造一艘小一點的航母,先維持住自己的大國地位。而令我沒想到的是,俄羅斯里還有人跟我的想法差不多。這兩天俄媒《消息報》採訪了俄羅斯國家規劃戰略中心的一位名叫伊利亞的軍事專家,他就提到俄羅斯海軍接下來最好是把庫艦徹底報廢掉,然後舉全國之力再打造一艘航母,噸位上可以縮一縮水,而新航母所搭載的艦載機,可以選擇中國的殲35,或者是俄羅斯自己研製的蘇75。

我覺得伊利亞把蘇75放進來就是湊數用的,畢竟現在殲35的成熟度比蘇75高好幾截,且艦載型號已經刷上海軍塗裝,距離服役入列非常的近,也就是說俄海軍得到殲35的概率要比得到蘇75大數倍。那麼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俄羅斯有沒有可能引進殲35。

二、殲35到底有沒有出口外貿型
目前對於殲35到底有沒有出口型這一問題,軍迷圈子大多都是基於多年前沈飛的一位副總師,在聊FC31時提到的“一機四喫”概念。也就是在一款機型上同步研發出,空軍型,艦載彈射型,艦載滑躍型以及出口外貿型。

後來嘛FC31項目經歷多次大改,最終在去年的珠海航展上,以空軍第二款隱身五代機的身份正式亮相,官方也給了正式名稱-殲35A。到這裏軍迷們基本上一致認爲,殲35既然有了空軍型,那自然就會有艦載型以及出口型,只不過衍生機型有一定的新變化,比如艦載型可能不會分滑躍和彈射,而是直接用一款彈射版本覆蓋不同的國產航母,此外應該會多出一款雙座教練型或者電子戰型號。

目前殲35A空軍型已經正式進入空軍隊伍裏服役,而艦載型也已接近批量生產階段,出口型雖然一直都沒有亮相,但是巴鐵隔三差五就會在社交媒體上宣傳即將引進殲35,倒也讓殲35的出口型號熱度不減,以至於俄羅斯那邊都注意到了。

三、俄專家主張造新航母買殲35
但我覺得俄軍事專家伊利亞說不定看中的不是殲35出口型,而是殲35的艦載型,畢竟他是想用殲35艦載型來替代蘇33,成爲俄羅斯新航母的艦載機。聊到這不得不提到,這個伊利亞老哥,對庫艦的看法主張報廢拆解,爲船廠騰出空間,來重新建造一艘新航母。

伊利亞之所以堅持報廢庫艦的觀點,是因爲他覺得庫艦的艦況實在是糟糕透頂,俄海軍給庫艦配的驅逐艦護衛艦,技術實力大多也都停留在上個世紀,很難幫助自家航母攔截精確制導類武器以及高超音速導彈的襲擊。

於是伊利亞就提倡不要在庫艦身上繼續浪費時間與金錢,同時也別新造一艘跟庫艦差不多排水噸位的艦船,而是造三四萬噸級的輕型航母。原因嘛有兩點,一個是造價相比六七萬的航母會低不少,另一個則是建造工藝簡單建造速度快,方便俄海軍提高航母艦船數量,在主要海域搞一些分佈式海上作戰的技戰術戰法,來削弱敵人針對航母開展的導彈攻擊,提高己方艦船的戰場生存能力。

伊利亞的這個提議確實很適合俄羅斯,但是要實現的話,還需要解決掉輕型航母缺少可用艦載機的問題。俄羅斯現在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再造過新的蘇33艦載機,甚至生產線可能都被拆掉了,或者是轉換到蘇27、蘇35等機型的生產工作當中。

即便是蘇33生產線還有生產能力,那也不太適合伊利亞提議的輕型航母使用,畢竟蘇33屬於重型艦載機,機身長度與翼展等數據,均比中型艦載機高出一大截,對甲板空間、機庫空間更加稀少的輕型航母而言,如果搭載蘇33艦載機,整艦的艦載機搭載數量,絕不可能突破兩手之數。當然俄軍手裏還有個米格29K,不過顯然伊利亞很嫌棄這架艦載機,在採訪裏隻字未提。

他只給了兩個選擇,一個是俄羅斯自研的蘇75,另一個是中國的殲35艦載型。可從實際角度出發的話,俄海軍就一個選擇,也就是咱們的殲35。他們的那個蘇75,是個比懂王的F47五代機更不靠譜的PPT戰機,自打在2021年的莫斯科航展上亮相後,就再也沒了下文,到現在有沒有原型機,試飛了沒有一概不知。

顯然俄羅斯的蘇75項目因爲某種特殊原因停滯不前了,即便俄海軍真的想用,那至少也要等到2050年左右了。但這個等待的時間太長了,期間不可能說俄海軍一艘航母都沒有,或者說光有航母卻沒配套的艦載機,哪怕將蘇33復產,俄海軍也不一定能接受航母艦載機跟美國存在代差,因此思來想去還就咱們的殲35艦載型最有可能。

如果咱們念及當年舊情,肯給俄羅斯搞一個專門的出口型殲35艦載機,那俄海軍現在的一切問題都將不是問題。三四十架的數量,也就是沈飛27萬平米新廠房一兩個月就能完成的事情,生產出的實機,測試一下後,就能直接飛到莫斯科進行交接。

不得不說咱們現在軍工業實力的恐怖程度,已經遠遠超出了想象,咱們完全可以做到短時間內,抹平落後國家與先進國家之間存在的軍武裝備代差。你想想咱們舉手投足之間,就能輕易的讓俄羅斯航母,擁有不弱於美航母艦載機編隊的實力,這還不恐怖嗎。咱們今天能幫助俄羅斯這個國家,明天就能幫助巴基斯坦,沙特,伊朗,阿爾及利亞等等國家,到時候極有可能全球國家都實現航母和五代機的夢想,你美帝國霸權還怎麼實施呢。

四、其實不是俄羅斯想不想買殲35,而是我們願不願意賣的問題
話說回來咱們要是不念俄羅斯的舊情,那這一切都是奢望,所以現在的問題其實已經不再是俄羅斯想不想買殲35,而是我們願不願意賣給他們。當前俄羅斯的手中只剩一張能源牌能夠吸引我們,如果可以用一些殲35換來俄羅斯便宜量足的天然氣以及石油等資源,從某種角度來說還是很划算的。本來咱們殲35就有往外賣的打算,賣給俄羅斯對我們也沒有什麼影響,俄羅斯方面則無需掏空國庫,就能得到與世界先進五代機性能持平的機型,這種交易只要不是傻子都會同意。

當然了咱們猜測歸猜測,最後還是要看俄海軍怎麼選。對於庫艦最後的下場,是變成廢鐵還是搞成標本放在博物館裏,實際上也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畢竟在咱們這裏,就有庫艦的姊妹遼寧艦,其這些年裏也順利的從一艘訓練艦轉變成了戰鬥艦艇,成爲中國海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說句不太恰當的話,未來遼寧艦可能就是唯一還活着的中國版庫茲涅佐夫航母。

不過有一說一俄羅斯智庫如今的變化之大,到是有點出人意料,以前俄羅斯每每遇到事,這羣智庫就會跳出來嚷嚷俄羅斯有薩爾馬特,有白楊-M,誰敢惹我就讓你們喫不了兜着走。現在的俄羅斯智庫嘛,大國心氣幾乎消失的無影無蹤,遇到事也不嚷嚷了,反而有點吾日三省吾身的意思,還知道找東方大國來幫忙,這何嘗不是一種巨大的進步呢。

中俄現在本就是戰略合作的關係,只要俄羅斯訴求得當也能給得起相應報酬,咱們隨手幫上一幫也不是沒那個可能的。由衷的希望俄羅斯可以早點意識到,他們發展前進的契機,不在歐洲而在東方大國這裏。祝願中俄能夠在未來持續保持友好關係,在反美抗美的大浪潮裏,攜手相伴一路走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