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新聞:劉先生,對於柬埔寨與泰國之間爆發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武裝衝突一事,您怎麼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我想澄清一個幾乎是與新一輪柬泰衝突同時發生並且迅速在境外廣泛流傳的謠言,那就是,“柬泰衝突是中美兩國之間的一場代理人戰爭,美國支持的是泰國,中國支持的是柬埔寨”。
其中美國支持泰國“最爲有力的證據”就是,泰國在進攻柬埔寨的時候,使用了6架F-16戰鬥機,這顯然是得到了美國的批准與放行的。因爲所有使用包括F-16戰鬥機在內的美國智能武器的國家都需要得到美國的批准,否則美國國防部就可以遠程鎖死這些已經出售給其他國家的智能武器,這已經是一個公開的祕密。不久前,當特朗普第一次斷供烏克蘭武器的時候,美方就曾經短暫鎖死過其他國家捐贈給烏克蘭的F-16戰鬥機。因此相關人士就得出了一個似乎是合乎常理的推斷,既然泰國可以出動6架F-16戰鬥機去進攻柬埔寨的軍事基地,那就肯定是得到了美國的批准的。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不久前美國鎖死烏克蘭的F-16戰鬥機行爲,已經引發了嚴重的後果,不僅導致美國的國家形象與信譽受到了嚴重的傷害,而且給美國的軍工產生帶來了直接的傷害,包括西班牙與加拿大在內的相關國家,已經因此宣佈不會再購買美國的F-35戰鬥機,甚至已經簽了的合同都有可能要退訂。在這種情況下,假如像柬泰之間的這種小規模的衝突,美國都要鎖死泰國的F-16,那未來將不會再有國家敢於去購買美國的智能武器了。因此我認爲,美國不敢鎖死泰國F-16。
除此之外我還認爲,美國有不支持泰國介入柬泰這種小規模衝突的動機,因爲這裏面得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戰略利益。美國支持烏克蘭,是爲了拖住與消耗俄羅斯,在臺海局勢中美國支持臺當局,是爲了在意識形態上牽制中國,在中印領土糾紛以及印巴衝突中,美國支持印度也可以起到在陸地上牽制中國的作用,但是我橫看豎看都看不出在柬泰衝突中,美國支持泰國會對中國產生什麼樣的戰略牽制作用,美國自己又能夠獲得什麼樣的戰略收益。

直新聞:那對於有關中國支持柬埔寨去進攻泰國的謠言,您又作何解讀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覺得那就更加是無稽之談了。
首先無論是泰國還是柬埔寨,都是中國的友好鄰邦,與這兩個國家都保持着非同一般的友好關係。其次,東南亞的局勢,不僅事關中國周邊形勢的穩定,同時還會影響到中國經濟發展的外圍環境,尤其是泰國和柬埔寨還都是中國實施“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夥伴國。這也就意味着,在全世界所有的國家當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會比中國更希望東南亞和平與穩定了。所以我們看到,爲了儘快平息柬泰衝突,幾乎是在柬泰衝突升級的同一時間內,中國就把這件事情提上了聯合國安理會,而安理會也應中國的要求立即召開了緊急特別會議。
那麼既然“中國支持柬埔寨進攻泰國”的謠言不成立,那其他幾個謠言實際上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一是,在柬泰衝突發生後,有媒體造謠說,“洪森已搭乘專機飛逃往中國。”這一謠言,隨着洪森本人親自現身已經“見光死”了。事實上,柬泰衝突並沒有升級爲全面戰爭,柬埔寨更是不存在任何的亡國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洪森哪裏有逃亡的必要?
第二個謠言是,“爲了對抗泰國的F-16戰鬥機,中國正在緊急向柬埔寨提供殲-10戰鬥機”。我在前面講過了,中國完全不存在支持柬埔寨進攻泰國的動機,而且更爲關鍵性的是,殲-10已經是智能型的戰鬥機,它要發揮作用必須要有相關數據鏈和空中預警系統的支持與配合,而且要有熟練的飛行員來操作,也就是說,這一行爲不要說兩三天了,就是兩三年內都完不成。所以這些造謠的人,連起碼的軍事常識都沒有。
第三個謠言是,“作爲中美代理人戰爭的柬泰衝突,只不過是區內大規模戰爭的前戲,接下來這場戰爭將會從陸地上蔓延到南海上,中美兩國將會在南海直接開戰”。我想這個謠言就更加不值得一駁了,因爲柬泰衝突只是柬埔寨與泰國兩個國家之間的事情,而且是僅限於陸地上的小規模衝突,跟南海更跟中美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謠言既有來自西方的,但更多的是來自於印度的自媒體。

直新聞:那您認爲,導致柬泰衝突升級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會不會走向失控?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衆所周知,柬泰衝突升級是因爲“老毛病又復發了”。這個老毛病,指的就是柬泰之間的領土主權糾紛,尤其是柏威夏寺的歸屬問題。國際法院1962年裁定柏威夏寺歸柬埔寨所有,但泰國一直不服。過去幾十年來,就像一個人的老寒腿一樣,柬泰兩國的這個老毛病時不時就會復發一次。而復不復發,什麼時候復發,往往又跟“氣候”有關。
那麼這一次柬泰之間的舊病復發,恰恰就跟柬泰兩國國內的政治氣候密切相關。在泰國國內,這一局面與他信家族和泰國軍方持續近三十年的權力博弈密切相關。每當該家族成員通過民選程序進入執政序列,泰國軍方往往傾向於通過製造柬泰邊境緊張局勢,以展現"維護國家安全"姿態的方式強化自身話語權,並試圖藉此鞏固既有影響力。此次事件同樣延續了這一邏輯,本質上是佩通坦政府代表的他信家族政治力量與泰國軍方之間的又一次博弈。
另一方面,在柬埔寨,伴隨政治影響力與民意支持率出現波動,長期主導該國政局的洪森家族也存在着將柬泰主權爭議,作爲應對手段之一的現實考量。
由於柬泰兩國國內都存在着濃厚的民族主義情緒,尤其是兩國間部分民衆互相視對方爲敵人,因此這個火藥桶可謂是一點就着。再加上上個月意外發生的泰國時任總理佩通坦與柬埔寨前首相洪森的“通話門事件”,又進一步助長了雙方的對立情緒,尤其是佩通坦與泰國軍方都在相互比賽誰對柬埔寨更加強硬,以獲得國內支持者的認同,於是柬泰衝突就不可避免地走向激化了。
不過儘管如此,我並不認爲柬泰衝突就會進一步走向失控,甚至會爆發全面的戰爭。這背後的原因主要是因爲,柬泰兩國的軍事實力處於嚴重失衡的狀態,因此我認爲柬埔寨最終會保持克制,而泰國一方,似乎也沒有做好用武力徹底收回爭議領土的心理準備,更不存在全面佔領柬埔寨的打算。再加上這件事情的背後,既不像俄烏衝突、中東局勢以及印巴衝突那樣,背後有大國參與其中,同時這宗相對單純的領土主權糾紛,也不涉及複雜的意識形態和宗教信仰因素,因此並不是什麼雙方的不共戴天之仇,處理起來也就會相對簡單一些。
作者丨劉和平
排版丨陳翩翩
編輯丨王思嫿
審校丨宋菁菁
監製丨池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