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讓美國解禁芯片,馬斯克被開除後,黃仁勳成中美新牽線人?

由 軍武次位面 發佈於 熱點

'25-07-25

【軍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轟炸機

近日,根據美國媒體的相關報道,美國政府已批准英偉達公司,可以向中國重新恢復H20芯片的銷售。衆所周知,在著名的“芯片禁令”發佈後,英偉達爲了繞開制裁向中國市場銷售芯片,專門設計了H20。但即便如此,H20還是在之前的DeepSeek調查案中被列入禁售名單。2025年,英偉達CEO黃仁勳曾3次來華,尤其是7月14日的這次訪問備受關注。果然這才半個月,H20的禁售令就被解除了。美國媒體因此評價,在馬斯克被開除出了白宮以後,黃仁勳已經成爲了中國高科技戰、貿易戰之間的新的牽線人。

▲特朗普宣佈恢復對中國銷售H20芯片

黃仁勳分別於今年1月,4月和7月份來華,主要目的是爲了洽談他的芯片生意。衆所周知,自今年4月份特朗普以“防止芯片被中國用於製造超級計算機”爲理由,禁止了H20銷售後,黃仁勳的公司已經承受了超過70億美元的損失。由於中國市場對於英偉達來說至關重要,所以逼得他不得不多次前來協商。不管是穿唐裝、還是秀中文,甚至是誇讚中國的科技發展相當迅速,都不缺諂媚討好的意味,目的性相當明確。

不過,H20的確很優秀,而且中國也非常需要。在被禁售以前,它一直是中國市場上最受歡迎的芯片產品。結果特朗普的一紙禁令,讓英偉達倉庫中價值45億美元的芯片沒了銷路,還得承受25億美元的其他方面損失。本來2025年的第二季度,他還計劃將向中國銷售超過80億美元的H20芯片,這些自然也都泡湯了。

▲黃仁勳

美國媒體渲染稱,黃仁勳只用了一兩句話,就成功說服了特朗普改變主意,其實事情哪有那麼容易。黃仁勳之前幾乎不碰政治,今年以來,才被逼的開始不斷出席各種政治場合。比如先是陪特朗普出訪了中東三國,參與了在阿聯酋舉辦的全球AI論壇,隨後又找中間人到白宮去遊說,最終纔在7月獲得了和特朗普面對面聊天的機會。

黃仁勳很清楚特朗普政府的行爲邏輯是什麼:今年橫空出世的中國AI產品DeepSeek,讓美國上下感覺到非常震驚。他們認爲,早先的芯片禁令,明明已經禁售了對中國出口最先進的芯片產品,然而中國卻還是能以更低的成本,製造出比美國更好的AI智能產品。問題只可能出在是一個——禁令的力度還不夠大,所以必須加大力度。H20的禁售政策,就是這種邏輯的產物。

▲黃仁勳讓特朗普改變主意

在見到特朗普本人時,黃仁勳開誠佈公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爲上述邏輯行不通,而且根本不是事實。他認爲,如果美國想要讓自家的人工智能產品壓倒中國,不但不應該對中國禁售芯片,相反還應該更大規模的賣芯片產品給中國。原因在於2點,第一,H20芯片本來就是“特別版本”,它就是專門爲中國市場開發的“閹割版”。相較於該公司最好的H100芯片,它的整體算力僅相當於後者的15%。所以它並不是最好的,即使賣給中國,也並不擔心中國仿造或者偷師學藝。

第二,從市場角度上來說,一旦中國沒有辦法從外部獲得廉價的芯片,那麼自然會逼得中國企業自己進行開發。那麼,按照中國的電子產業發展狀況,如果華爲、小米或者其他新興企業計入,開發出技術能力齊平英偉達甚至是超過其的芯片產品,可能也用不了太長時間。尤其是這一點,讓特朗普非常觸動。而且不只是黃仁勳一個人這麼說,同樣作爲業界人士,有着特朗普“AI沙皇”名號的的大衛·塞克斯(David Sacks),也持有一模一樣的觀點,這就由不得特朗普不相信。

▲“AI沙皇”大衛·塞克斯

這兩人的觀點類似,其實一點也不奇怪。畢竟這兩名科技界的高端人才都出身於硅谷,自然高度信仰典型的“硅谷哲學”——不管是任何一個科技產品,通常來說只要用戶數量足夠大,足夠活躍,那麼市場必然就離不開,而且轉換時還會產生大量的成本。套用這一邏輯,假如中國完全用不上美國的芯片,5到10年後,就會完成與美國芯片完成切割。一旦中國全部用上國產芯片後,再期待其轉用美國芯片的可能性就幾乎爲零了。

根據美國商業屆判斷,中國未來有大規模的AI應用場景,大到戰鬥機、航天器,小到家用掃地機,智能耳機,都需要芯片加以支持。光是一個芯片市場的規模,就很可能會高達500億美元。這麼大的蛋糕,如果美國不現在就去搶佔市場,那麼很可能就會被中國本土企業壟斷。以後再想打入中國市場,那幾乎就是難於登天了。

▲H20芯片

所以從商業利益乃至國家利益的角度上來說,特朗普對中國重新開放芯片產品銷售,尤其是H20,絕不是什麼因爲“仁慈”。實際上這一舉措的背後,任然是“美國優先”戰略。它不僅帶着商業邏輯的合理性,也帶着經濟上的陷阱。

對中國銷不銷售芯片,沒有一種做法是絕對正確或者絕對錯誤的。包括特朗普也好,黃仁勳也好,他們的舉措其實都有兩面性。特朗普的禁令短時間內就可以讓中國陷入芯片缺乏的困境中,但長久來看,卻會助長中國加速芯片自研之路。黃仁勳的做法,將導致中國的AI產品蓬勃發展,市場迅速擴大。但長期來看,也可能壓制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但也並不絕對。尤其是美國芯片的到來,會去成爲我們學習的素材,爲我們自己的創新注入養分。

▲馬斯克已經被“開除”

在勸說特朗普的過程中,黃仁勳顯然展現出了自己非凡的影響力。能讓特朗普改變主意的,過去幾乎只有馬斯克才能做到。對於中國和美國來說,黃仁勳現在都是有價值的人。他是中國與美國成功溝通的一座橋樑。而對於美國來說,他的芯片產業,能夠幫美國建立起“全球芯片霸權”。但他在中美之間能夠活躍多久,其實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英偉達在中國的市場規模。如果中國下定決心擺脫對外國芯片產品的依賴,那麼英偉達市場必然會萎縮,未來在中國也自然將失去話語權,儘管黃仁勳是出生於臺灣的美國人,能講中文,且對於中國市場規則較爲熟悉的,但這些恐怕在絕對的國家利益決策面前,都幫不上任何忙。

第二,美國總統特朗普暫時放送了芯片管制,但並不代表這種政策能夠長久執行下去。特朗普是出了名的朝令夕改,而且對於芯片禁售的底線到底在哪裏,現在仍然十分模糊。如果真走到了威脅美國國家利益的那一步,那麼相關政策只會是“一刀切”。所以這些因素,都決定了黃仁勳未來的價值到底幾何。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