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
和喫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
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喫苦,喫自己的苦,喫別人的苦。
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
每週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覆,並在公衆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檀老師傾訴,把你的故事,發送到郵箱[email protected],葉檀老師看到,一定會回覆。
記住,這世界還有人,關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 青城楨楠
近期,中國出現一個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奇怪現象,用電需求創新高,電價卻跌了。
烈日炎炎,空調滿負荷運轉,各地用電需求不斷創出新高。

(圖源:AI生成)
據央視財經等媒體的報道,7月4日,全國最大電力負荷達到14.65億千瓦,比6月底上升約2億千瓦,比去年同期增長接近1.5億千瓦,創歷史新高。其中,華東電網負荷達4.22億千瓦,空調負荷佔比約37%。
另據南方電網的數據,7月9日下午5點,南方電網最高電力負荷達2.52億千瓦,突破歷史極值。
目前,廣東、江蘇、山東、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的用電負荷先後創出新高,從發展趨勢來看,創新高的省份會越來越多。
電力需求如此旺盛,市場化的電價該漲了吧?
不僅沒漲,反而異常低迷。據北極星售電網報道,江蘇省電力交易中心發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1至7月,江蘇電力集中競價交易成交電量合計447.77億千瓦時,成交均價390.66元/兆瓦時。
390.66元/兆瓦時,比2024年同期的成交均價足足跌了44.19元/兆瓦時。
6月的均價更是驚掉下巴。312.8元/兆瓦時的水平比2024年同期下跌了近100元/兆瓦時。
江蘇的情況不是個案,廣東等其他用電大省出現類似的情況。
用電需求如此旺盛,電價卻不漲反跌,如此情況,史無前例。

革命性突破,電力價格徹底市場化
綠色通脹沒來,綠色通縮來了?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世界流行綠色通脹概念。意思是,隨着光伏等綠色能源的崛起,人類會面臨各種資產價格的上漲,從能源到商品,從電力到服務。
綠色能源發展最迅猛的中國,實際情況是,綠色通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綠色通縮。

(圖源:AI生成)
7月10日,國家統計局給出了官方版本的能源價格下跌解釋,認爲是綠電帶來的能源價格下跌。太陽能、風能等能源供給增多,導致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走弱。
新能源增多降低了煤炭的需求,但煤炭行業沒有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