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P專用,多幀生成後碾壓RTX 4060,七彩虹RTX 5050 Ultra評測

由 3DM遊戲 發佈於 遊戲

'25-07-08

RTX 5050桌面版及筆記本版顯卡在上週突襲式的官宣上市,是整個RTX 50系列中的入門款產品,官方建議售價爲2099元。作爲一張定位在1080P畫質下的遊戲顯卡,它的目標受衆主要會針對那些RTX 3050或RTX 3060的玩家。我們這次也是收到了七彩虹的iGame GeForce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雙風扇顯卡,一起來看一下它的表現吧。

外觀:

此次RTX 50的iGameUltra系列採用了全新的嘻哈藝術文化風格,運用大量鮮豔的色彩傳達嘻哈的活力及律動感。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顯卡以白色系爲基底,巧妙融入了桃紅色調進行點綴。大量的彎曲線條帶來極強的視覺律動,並且保留了上一代飽受好評的漸變設計。右下角是藝術塗鴉的ULTRA字體。

整卡尺寸爲231mm×120mm×49mm(不含擋片),支持SFF,兼容小尺寸機箱。

背面一體式金屬背板,能很好的保護PCB板,增加顯卡結構強度,提升靜電防護能力。右側鏤空設計幫助進風進行輔助散熱。粉色ULTRA塗鴉字體經過特別設計,彰顯嘻哈藝術氛圍。

顯卡尾部採用了塗鴉藝術風格的Ultra logo浮雕設計,別具一格。

左側I/O區域三個DP2.1b和一個HDMI2.1b,足夠滿足多屏輸出需求。相比此前的DP1.4a,DP2.1b可以支持更高分辨率、更高刷新率的視頻輸出。下方的一鍵超頻按鈕,按下後表示開啓,可以在基礎頻率和一鍵OC頻率之間通過物理按鈕直接切換。

側面貫穿式的RGB燈組呈現出塗鴉藝術極強的視覺衝擊以及字體設計的美感。猶如塗鴉玩家噴塗出個性字體,彰顯潮流文化的特性。供電接口爲單8pin,在標準頻率下最大功耗爲130 W,在一鍵超頻頻率下最大功耗可達到145 W,推薦使用550W以上的電源。

在散熱上,兩個90mm的環形風扇整體進行了加固,更耐用,每個風扇都有9片扇葉,可以有效降低風阻,更靜音。內部兩根6mm的熱管與鰭片相連大大提升導熱效率。

在軟件層面,全新的“iGame自在星球”,以 iGame 設備爲核心,向下兼容七彩虹全系列設備,同時對外開放。你可以進行燈光控制,超頻設置。

軟件內還新增了AI桌寵“柒小希”以及AI智創頭像功能。“柒小希”不僅是桌面寵物,更是深諳硬件語言、理解用戶情感的AI助手。它基於AI情感識別算法,可通過文字回覆+顏文字動態反饋用戶情緒。並且支持語音交互,你可以吩咐它進行CPU超頻、燈光控制、風扇控制以及模式切換。

測試平臺:

我們搭建瞭如下配置的測試機,處理器使用的是Intel酷睿Ultra 9 285K,主板也是七彩虹家的iGameZ890 FLOW V20,內存是兩條金士頓的16GB 6000頻率的。

性能:

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DUOOC 8GB採用了全新的Blackwell架構,加入了神經網絡渲染技術。第五代的Tensor Core的引入,是DLSS 4多幀生成的基石。配合上第四代RT Core讓畫面細節上更逼真的同時還能減少顯存佔用。不過在顯存上並沒有使用最新的GDDR7顯存,而是GDDR6,也是唯一一張未使用GDDR7的RTX 50系列顯卡。但在移動端的RTX 5050卻保留了GDDR7。

GeForce RTX 50系列顯卡中首次引入了Transformer模型,增加了Filp Metering模塊,它可以進行均勻的插幀,不再會出現某一瞬間low幀過低,所以也不再會感受到明顯的卡頓和掉幀。DLSS 4技術引入的多幀生成技術,可爲每個渲染幀生成多達三幀以進一步提高幀率。多幀生成技術可與全套DLSS技術協同運行,與傳統渲染技術相比,性能提升至高可達8倍,而且延遲更低,顯存佔用也更低。

Transformer模型,適用於GeForce RTX 20系列至50系列的所有顯卡。用戶可在遊戲內自主選擇使用CNN或者是Transformer。DLSS超分辨率、DLSS光線重建、DLAA都由Transformer模型驅動,它對畫面中的每個像素的重要程度進行評估,可以更好的理解場景,可提高畫面穩定性,減少僞影,增加細節並增強抗鋸齒效果。

我們在《賽博朋克2077》中對比一下CNN與Transformer兩種模型下的畫質,除了水面上反射出來的畫面更清晰之外,右側的Transfomer模型甚至把金屬材質的下水道井蓋的光反射也做出來了,所有材質表面的紋理、凹凸也能被觀察到。

在參數上,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核心代號GB207-300,工藝依舊是TSMC 4NP,2560個流處理器,光柵單元32顆,紋理單元80顆,位寬128bit,8GB GDDR6顯存,帶寬320GB/s,基礎頻率2317MHz,加速頻率2572MHz,TDP功耗130W。開啓一鍵超頻進入Turbo Mode之後,加速頻率可達2647MHz,同時功耗牆開放到145W。

和RTX 4060相比,RTX 5050的CUDA核心數量少了20%,紋理單元也少了20%,顯存規格都是8GB GDDR6,並不是GDDR7。AI算力翻了將近一倍,功耗也有15W的提升。

在一鍵超頻模式下進行15分鐘的烤機,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此時頻率大約爲2557MHz,溫度62.9度,功耗130W。

首先在3DMark理論測試中,RTX 5050可以說和RTX 4060打的難解難分,差距小於1%,更多的光追核心,也讓這張顯卡在光追測試上有着小幅度的領先優勢。

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DLSS 4測試中,可以明顯的發現相較於原生狀態,DLSS 4多幀生成提升了4.6倍,相比DLSS 3的幀生成也有接近50%的提升。

目前已有超過125款遊戲和應用支持DLSS 4技術,我們挑選了幾款常見的熱門遊戲進行測試,均在1080P分辨率和高畫質下進行,DLSS模式設置爲均衡。其中提升幅度最明顯的是《賽博朋克2077》,大約有8倍的提升。《黑神話悟空》和《霍格沃茲之遺》提升最小,但絕大多數遊戲都超過了150幀。

我們還額外測試了一些熱門3A和網遊,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整體上和RTX 4060相比有10%左右的提升,其中《地平線5》、《霍格沃茲之遺》、《黑神話悟空》均有20%左右的領先。

NVIDIA此次還推出了Reflex 2技術。對於常玩FPS遊戲的玩家而言,Reflex技術可以降低遊戲延遲。上一代是同步GPU和CPU,通過刪除CPU到GPU之間的渲染隊列,優化響應速度並降低系統延遲。而Reflex 2在此基礎上支持Frame Warp,可在將渲染幀發送至顯示器前,根據最新的鼠標輸入信號對其進行更新,從而降低遊戲延遲。與原生渲染相比,Reflex 2最高可降低75%延遲。

目前還沒有遊戲上線此功能,但是NVIDIA宣佈Reflex 2首先會在《The Finals》和《無畏契約》上支持,其他遊戲也會慢慢加入支持列表,大家敬請期待。

除了遊戲上,GeForce RTX 50系列顯卡還能在直播,視頻製作,3D渲染,大語言模型等生產力方面提供卓越幫助。

NVIDIA Broadcast軟件可將任何房間變爲家庭工作室。藉助AI增強的語音和視頻,將您的直播、語音聊天和視頻會議通話提升到更高水平。

在音頻方面,它新推出了音頻效果——音棚音效(Studio Voice),會讓聲音更清晰、更飽滿,聽起來就像你通過一個高頻麥克風說話一樣,具有寬頻譜範圍。在背景有其他嘈雜的聲音時仍能保證聲音的清晰。

在視頻上,虛擬補光功能使用AI分析每個視頻幀,會提取面部特徵並與背景分離,照亮你的臉部並消除陰影。



雖然RTX 5050更像一張1080P的遊戲顯卡,但其在生產力上也依舊有着不錯的代際提升。第五代Tensor Core支持FP4精度模型的加速處理,FP4精度每個參數只佔有4bit,相當於FP32的1/8,可以極大減少數據存儲量和計算量,使用FP4精度後可以讓AI任務更高效的運行。在Blackwell架構的加持下,性能提升是之前的5倍,可以輸出比FP16更細膩的畫面。

RTX 50系列顯卡現已支持對HEVC和H.264 10bit 4:2:2格式的解碼加速。GPU加速的解碼可實現更快的實時播放,能夠直接使用原生素材而不是代理文件,實現了更流暢的響應並降低CPU負載,爲各類應用程序工作流和創意任務釋放系統資源。

我們也在剪映上測試了4k30fps視頻在AV1和H.264兩種格式下的導出,在H.264格式下,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會比AV1快24%,在AV1格式下差距則更加明顯,快了40%。

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VrayBenchmark CUDA測試中得分1949,RTX得分2905,整體上分數都和RTX 4060基本持平。



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在Blender4.4渲染環境中,monster得分1400,junkshop得分790,classroom得分823,總分3013,落後RTX 4060 11%左右。

最後來跑一下LLM大語言模型方面的測試:Procyon的AI文本生成基準測試,它簡化了多個大型語言模型(LLM)的AI性能評估流程,提供了一種可重複且高效的方法來評估AI的能力,能夠對AI的工作流程進行比較。RTX 50系列的所有顯卡相比上一代都有了顯著的提升,這張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顯卡的算力爲421 AI TOPS。

它運行了四個模型,其中PHI 3.5-mini得分2021,MISTRAL 7B得分1884,LLAMA 3.1-8B得分1644,LLAMA 2-13B得分270。值得注意的是最後的LLAMA 2-13B最低需要10GB顯存而RTX 5050只有8GB,所以不具備參考價值。

總結:

總的來說,RTX 5050就是一張入門級的1080P遊戲顯卡,在網遊和DLSS3遊戲上與RTX 4060互有勝負,但是在支持DLSS 4的遊戲上能跑出150+fps的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新架構還能在生產力上和AI創作上提供遠超RTX 4060的實力。相比RTX 3050大約有3倍的提升,對於還在使用GTX和前幾代x50級GPU的用戶是一個好的升級選擇。2000元出頭的價格也比較適合預算有限的學生黨。在一衆非公顯卡中,七彩虹顯卡的設計向來出類拔萃,而且此次Ultra系列在外觀和做工上也進行了更新迭代。獨有的一鍵超頻按鍵也獲得了更強大性能釋放。除了本次評測的七彩虹iGame GeForceRTX 5050 Ultra W DUO OC 8GB,七彩虹還提供了三風扇版本的iGame GeForce RTX 5050 Ultra W OC 8GB,以及戰斧系列可供選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