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屎是鼻腔黏膜分泌物乾燥後形成的物質,每個人都會遇到。很多人習慣用手摳鼻子來清理鼻屎,殊不知這種行爲不僅不衛生,還可能損傷鼻腔黏膜,引發鼻出血、鼻腔感染等問題。其實,不摳鼻子也能有效清理鼻屎,下面就爲大家介紹科學、安全的清理方法。
一、日常溫和清潔:給鼻腔“溫柔呵護”
(一)生理鹽水/海鹽水沖洗
生理鹽水或海鹽水是清理鼻腔的理想選擇,它們能溫和地軟化鼻屎、溼潤鼻腔黏膜,且不會對鼻腔造成刺激。可以使用洗鼻器(如手動洗鼻器、電動洗鼻器)或鼻腔噴霧進行清潔。
使用洗鼻器時,先將生理鹽水或海鹽水按照說明書的比例稀釋,然後將洗鼻器的噴頭輕輕放入一側鼻孔,頭稍微偏向另一側,緩慢擠壓洗鼻器,讓鹽水從另一側鼻孔流出,同時配合張口呼吸,避免鹽水進入喉嚨。兩側鼻孔交替清洗,每天1-2次即可。
對於兒童或不適應洗鼻器的人,可選擇鼻腔噴霧。將噴霧對準鼻孔,輕輕按壓,讓鹽水均勻噴灑在鼻腔內,軟化鼻屎後,鼻屎會隨噴嚏或鼻涕自然排出。

(二)溼棉籤擦拭
當鼻屎位置較淺、質地較軟時,可用溼棉籤輕輕擦拭。先將棉籤蘸取少量溫水或生理鹽水,擠幹多餘水分(避免水分過多流入鼻腔深處),然後輕輕伸入鼻孔,沿着鼻腔內側壁旋轉擦拭,將鼻屎帶出。
需要注意的是,棉籤伸入鼻腔的深度不宜過深(一般不超過0.5釐米),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損傷鼻腔黏膜。同時,每次使用的棉籤需是一次性的,防止交叉感染。
二、軟化鼻屎技巧:讓清理更輕鬆
(一)鼻腔燻蒸法
燻蒸能通過溫熱的蒸汽軟化鼻屎,同時溼潤鼻腔黏膜。準備一杯40℃左右的溫水(避免水溫過高燙傷鼻腔),將鼻子湊近杯口,用手輕輕扇動,讓蒸汽緩慢進入鼻腔,每次燻蒸3-5分鐘。燻蒸後,鼻屎會變得柔軟,此時再用上述的生理鹽水沖洗或溼棉籤擦拭,就能輕鬆清理。
(二)塗抹軟膏/凝膠
對於鼻腔乾燥導致的硬鼻屎,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鼻腔專用軟膏或凝膠。這類產品通常含有凡士林、甘油等成分,能滋潤鼻腔黏膜,軟化鼻屎。使用時,用乾淨的棉籤蘸取少量軟膏,輕輕塗抹在鼻腔內側,每天1-2次,堅持幾天後,硬鼻屎會逐漸軟化並自然排出。

三、改善環境與習慣:減少鼻屎生成
(一)保持空氣溼潤
乾燥的空氣會加速鼻腔黏膜分泌物的蒸發,導致鼻屎變硬、增多。在室內放置加溼器,將空氣溼度保持在40%-60%之間,能有效緩解鼻腔乾燥,減少鼻屎生成。使用加溼器時,要定期清洗,避免細菌滋生。
(二)遠離污染環境
空氣中的粉塵、顆粒物、有害氣體等會進入鼻腔,與黏膜分泌物結合形成鼻屎。外出時若遇到霧霾、揚塵等污染天氣,應佩戴口罩,減少污染物進入鼻腔。回到室內後,及時洗臉、漱口,並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清理殘留的污染物。
(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多喝水能保持身體水分充足,促進鼻腔黏膜分泌,減少鼻屎乾燥。同時,避免頻繁挖鼻、用力擤鼻等行爲,擤鼻時應按住一側鼻孔,輕輕擤另一側,防止損傷鼻腔黏膜和中耳。
四、特殊情況處理:應對頑固鼻屎與鼻腔問題
(一)兒童鼻屎清理
兒童鼻腔嬌嫩,清理鼻屎時需格外小心。可使用嬰幼兒專用的鼻腔清理器(如吸鼻器),先將生理鹽水滴入孩子鼻腔1-2滴,軟化鼻屎後,再用吸鼻器輕輕吸出。操作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孩子哭鬧時強行清理,以防損傷鼻腔。

(二)鼻腔不適及時就醫
若鼻屎長期過多、過硬,或伴隨鼻塞、鼻出血、鼻腔疼痛、流膿涕等症狀,可能是鼻炎、鼻竇炎等鼻腔疾病引起的,應及時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明確病因並接受治療,不可自行盲目清理。
五、替代“摳鼻”的小竅門:應急時的溫和處理
輕輕按壓鼻翼兩側,利用鼻腔肌肉的收縮促使鼻屎鬆動;或用手指輕輕摩擦鼻尖、鼻周,通過刺激讓鼻腔產生噴嚏反射,將鼻屎自然排出。這些方法既不會損傷鼻腔,又能有效緩解不適。
總之,清理鼻屎無需依賴“摳鼻”,選擇科學、溫和的方法既能有效清潔鼻腔,又能保護鼻腔健康。養成良好的鼻腔護理習慣,保持鼻腔溼潤與清潔,才能讓鼻腔始終處於舒適狀態,遠離鼻腔問題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