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獨家發佈,謝絕轉載
埃及公開蘇-35戰鬥機採購取消內幕,直言雷達老舊、電子戰薄弱、發動機效率低。這份報告無情的揭開了俄製戰機的老底,而隨着蘇-35戰鬥機口碑的進一步崩壞,這也相當於給殲-10CE搬開了一塊攔路石。
近日,一名匿名埃及高級軍官披露了一份《蘇-35戰鬥機測試報告》,揭開了埃及政府在2020年取消蘇-35戰鬥機採購項目的內幕。讓俄製戰鬥機的口碑碎了一地。

【埃及空軍塗裝的蘇-35戰鬥機】
2018年,埃及政府曾和俄羅斯達成一筆價值20億美元的軍貿協議,商定採購24架蘇-35SE戰鬥機。
根據協議,俄羅斯將從2020年開始交付這批蘇-35,至2022年全部交付完畢。也是在2020年,埃及空軍派遣飛行員前往俄羅斯境內開展訓練,爲接收工作做準備。
俄羅斯當時已經生產出了首批機體,就等埃及飛行員完成訓練了。然而就是這樣一筆已經進度已經進入尾聲項目,埃及政府卻突然在2020年下令取消。
事後,俄羅斯方面隨即提起訴訟,但埃及方面寧願支付違約金也拒絕繼續推進項目。所有赴俄飛行員被召回,已經生產下線的21架蘇-35就這麼一直被擱置到了今天。

【擱置在俄羅斯國內的原埃及蘇-35戰鬥機】
當時外界普遍認爲,埃及政府的態度之所以會如此堅決,是受到了來自美國方面的壓力。
美國要挾埃及敢採購蘇-35戰鬥機的話,就要制裁埃及。埃及不敢惹怒美國,選擇和俄羅斯決裂。
隨着這份《蘇-35戰鬥機測試報告》曝光,外界發現埃及取消採購項目,固然有美國因素作祟。但俄羅斯自家產品不爭氣,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評估報告顯示,蘇-35戰鬥機在雷達、電子戰與動力系統這三大領域,暴露出了嚴重的技術短板,無法滿足埃及空軍應對現代地區威脅的作戰需求。
首先是雷達。蘇-35SE戰鬥機使用的是“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並非四代半戰機都在努力升級的有源相控陣雷達。

【蘇-35戰鬥機的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
雷達的T/R組件也是以砷化鎵爲主要原材料製造,屬於第二代技術,和中美兩國開始應用的第三代氮化鎵技術存在明顯差距。
這些因素導致“雪豹-E”雷達雖然有着直徑90釐米的天線,最遠探測距離達400千米的優秀紙面數據。但在埃及空軍的測試中,“雪豹-E”先後暴露出了抗干擾能力差、目標識別精度低以及有效探測距離短等問題。
裝了“雪豹-E”雷達的蘇-35,在現代空戰中相當於一個近視眼。別說在遠距離上發現隱身戰鬥機了,就算對面不隱身但有一定電戰能力,“雪豹-E”也會抓瞎。
俄羅斯在宣傳蘇-35時最喜歡拿來說事的AL-41F1S發動機,也在測試中被埃及空軍挖出了問題。

【蘇-35戰鬥機的AL-41F1S發動機】
不可否認,AL-41F1S發動機確實有着澎湃的動力,可以驅動蘇-35戰鬥機做出一系列高難機動。
相對地,這臺發動機的油耗也較AL-31F明顯增加。導致蘇霍伊系戰機引以爲傲的航程性能優勢,在蘇-35身上反倒縮水了。
AL-41F1S還有噪聲過大,紅外信號明顯的問題。後者會讓蘇-35在其他戰機的光電跟蹤系統中,顯得異常顯眼,影響戰機的紅外隱身性。
此外,AL-41F1S繼承了俄製發動機使用壽命短、維護性能差的問題。對比埃及空軍F-16戰鬥機使用的美製F-110發動機,差距巨大。
蘇-35的電子戰能力也是一個問題。機載的電子對抗系統難以在複雜電磁環境下穩定運作,面對先進防空系統缺乏反制能力。同時這套系統還容易在敵方電子偵察設備的監視下,反向暴露蘇-35的位置。

【蘇-35戰鬥機使用的希比內L-175V 電子戰系統】
埃及空軍的假想敵,是有美國技術加持的以色列空軍,蘇-35的這一缺陷就顯得尤爲致命。
可以說,這份《報告》揭開了蘇-35乃至所有俄製戰鬥機的老底,讓外界看清俄製戰機的真面目。
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是一個災難,今後自家戰機再想出口其他國家,必然會遭遇更復雜的技術審查和測試。
對於中國來說,這卻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少之間迷信俄製戰機的國家,會因此在未來的軍貿採購問題上變得清醒。開始用更客觀的視角,選擇要採購哪家戰鬥機。
在這個過程中,有過擊落“陣風”戰鬥機實戰紀錄的殲-10CE,顯然比口碑崩壞的蘇-35更值得信賴,必然會吸引到一些國家的目光。

【巴基斯坦空軍的殲-10CE戰鬥機】
越來越多的國家會在5·7空戰的影響下,開始承認中國戰機的先進性。進而意識到,與其買宣傳注水的俄羅斯戰機,買殲-10CE顯然是更好的選擇。
沒準埃及空軍未來就會這麼選。
畢竟他們在之前“文明之鷹-2025”演習中,已經親身體會到了解放軍殲-10C戰鬥機的性能。再看巴空軍對殲-10CE青睞有加的態度,埃及很難不動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