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我國的第4艘航母發展,網絡上出現了12萬噸的說法,比美國的福特級航母更大。請注意,航母並不是越大越好,因爲需要考慮合適的動力系統、艦艇保障體系、綜合成本等一系列問題。以傳說中的12萬噸航母平臺爲例,動力系統如何解決呢?今天,我們就根據我國航母的發展框架,推測一下12萬噸航母的可能性。

法國戴高樂號航母,艦島前置
首先,我們聊聊我國航母的發展脈絡。截止2025年7月,我國總計發展了3艘航母,分別是: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其中,遼寧艦、山東艦航母,屬於6萬噸級航母,採用了艦艏滑躍甲板。艦載機需要滑躍起飛,無論是作戰半徑,還是掛載能力,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2022年,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預計2025年下半年服役。
福建艦航母,採用了全通式大甲板的佈局,安裝了3部電磁彈射器,各種艦載機能夠彈射起飛作戰。無論是艦載機數量,還是起飛模式,都有非常明顯的變化。同時,福建艦的噸位增加到了8萬噸,屬於8萬噸級艦艇平臺,略大於美國當年的小鷹級航母。國外媒體推測,福建艦航母的滿載排水量,大約8.5—8.7萬噸左右。

英國女王級航母,特殊的雙艦島佈局
在二戰之後,美國海軍先後發展了中途島級、福萊斯特級、小鷹級、企業級、尼米茲級、福特級等幾代航母。其中,小鷹級航母,屬於8萬噸級常規動力航母。福建艦的噸位、框架,略大於當年的小鷹級航母。福建艦航母,並不是我國航母的終極目標,而是過渡型號。
按照國外媒體的分析,福建艦,存在2個繞不開的問題。第一,福建艦的戰機等待起飛區域,與第3條彈射器之間,存在一定的重疊。換而言之,很多情況下,第3條彈射器,無法使用。第二,福建艦航母,只有2部升降機。與之相比,美國的尼米茲級、福特級航母,屬於10萬噸級航母平臺,都是3部升降機。

解放軍海軍遼寧艦航母
這不是福建艦自己的設計問題,而是8萬噸平臺的限制。例如法國新一代的PANG型航母,也是8萬噸級平臺。由於空間有限,也是3部電磁彈射器、2部升降機的佈局,很難進一步增加,與福建艦非常相似。對於我國航母的發展來說,下一艘航母,肯定是福建艦放大升級型或者新一代航母的首艦,而不是福建艦的姐妹艦。因爲,沒有太大的意義。
從航母發展來說,我國在福建艦航母之後,下一艘航母的噸位配置、設計理念、框架佈局等方面,肯定會進一步加強和提高。最近一段時間,關於我國的第4艘航母發展,網絡上出現了12萬噸的說法,比美國的福特級航母更大。公正客觀的說,對於12萬噸航母的說法,作者並不認可。

美國小鷹級航母,8萬噸級平臺
因爲,航母的噸位並不是越大越好。動力配置、綜合成本、後勤保障等各個方面,都是難題。所謂的12萬噸航母,說白了,就是非要在航母噸位上,“壓”美國一頭。沒有必要,完全沒有必要。武器裝備的發展,需要考慮自身海軍的實際情況和客觀事實,不能張口就來。
美國新一代的福特級航母,全長333米,寬78米,滿載排水量10萬餘噸。採用了2座兩座A1B型核反應堆,輸出總功率29萬馬力。截至目前,福特級航母,仍然是各國航母發展的天花板。即便是我國擁有了福建艦以後,在很多方面,仍然需要追趕、學習和借鑑,並非一無是處。70年代開始,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的前期幾艘,滿載排水量只有9萬多噸。

福建艦航母。承前啓後的過渡型號
後期的幾艘,經過不斷地打磨、測試,一步步發展到了10萬噸級。目前,美國航母的噸位框架,已經穩定在了10萬噸級。因爲10萬噸級航母,能夠在噸位框架、綜合成本。戰鬥力等幾個方面,達到性價比的均衡。我國在航母使用和發展經驗上,明顯不如美國。對於各方面的成熟經驗和設計,也可以參考、學習和使用。

美國尼米茲級航母,現役10艘
結合我國海軍的實際需要和各方面的情況,作者認爲,我國的第4艘航母,屬於福建艦的放大升級型或者新一代航母的首艦,噸位接近或者達到10萬噸級,絕不是福建艦的姐妹艦。至於到底是傳統蒸汽動力,還是核動力,目前,變數非常大,各方面的爭論也非常多。

美國福特級航母,現役1艘
2025年以來,國外一系列媒體,先後報道了我國第4艘航母的建造。請注意這都是國外媒體的報道和推測。關於第4艘航母的發展、建造,我國並沒有公開和證實,大家適當參考。尤其是最近一段時間,更是傳出了南北同時開工,第4艘、第5艘同時出現的消息,更是嚇人。

004型航母的設想圖
至於傳說中的12萬噸航母,作者認爲,可能性極小。在8萬噸級航母之後,直接發展12萬噸航母,沒有必要,平臺也不成熟。畢竟,有10萬噸級成熟航母平臺,能夠參考、學習。此外,如果12萬噸航母,僅僅是動力系統,就是巨大的難題。無論是蒸汽動力,還是核反應堆,都需要面臨功率不足或者系統偏大等諸多問題。所以說,還是10萬噸級航母平臺,可能性更大。

我國004型航母的設想圖
關於解放軍海軍發展、變化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