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41個部落總動員,7萬人殺向前線,打不贏“絕不喝咖啡”

由 第一軍情 發佈於 軍事

'25-07-19

#曬圖筆記大賽#

文/戰術海豚

敘利亞的事兒鬧大了。

綜合俄“今日俄羅斯”等多家外媒報道,當地時間7月18日,在敘境內頗有影響力的組織“敘利亞部落委員會”發出公開視頻,多名“部落成員”手持武器,宣誓要“讓所有敘利亞的省份重歸敘利亞政府領導,否則就不喝咖啡了。”咖啡是當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宣誓“不達成目的就不喝咖啡”,已經是比較嚴重的誓言了。

(敘部落委員會宣誓不拿下蘇韋達,就不喝咖啡)

隨後敘利亞全國的“部落武裝”都行動了起來,據統計,截止7月18日,敘境內已經有41個阿拉伯貝都因部落宣佈全面動員,總計派出約7萬部落武裝兵力,向蘇韋達省方向集結,準備和德魯茲民兵交戰,大有一種“各大門派圍攻光明頂”的態勢。

先簡單說說事情的來龍去脈,日前朱拉尼的敘新政府軍和以色列支持的德魯茲民兵在敘南部蘇韋達省的交火相信已經不陌生,7月15日以軍出手空襲向蘇韋達省進軍的敘政府軍坦克部隊,7月16日朱拉尼的士兵在蘇韋達市進行鍼對德魯茲人的“屠城”,當天下午以軍空襲敘首都大馬士革……但這次雙方猛烈交火的導火索是什麼呢?就跟貝都因人有關。

(蘇韋達省因雙方衝突再次陷入戰火之中)

本月早些時候,在蘇韋達省一名德魯茲人被當地檢查站的貝都因部落武裝人員給“搶劫”了,隨後德魯茲武裝爲了報復,也扣留了幾名貝都因部落成員,隨後雙方的矛盾升級,雙方交火互有傷亡。而朱拉尼一看有機可乘,立即以“化解衝突”爲名派兵攻入蘇韋達省,於是就有了後面發生的這些事。

再看看此次衝突核心地區蘇韋達省,是敘利亞南部省份,是德魯茲人的傳統活動區域,這些人和敘利亞人的主流信仰不同,阿薩德時期這些德魯茲人過着“半獨立”的生活,這些德魯茲人此前就投靠了以色列,爲以色列侵佔敘戈蘭高地提供便利。

在朱拉尼攻下敘利亞後,雖然明面上不敢向以色列要回戈蘭高地,但他還是希望能控制敘南部包括蘇韋達省在內的幾處德魯茲人領地。而且當地不光有德魯茲人,也有相當數量的貝都因部落,這些貝都因人和德魯茲人信仰不同、政治理念也不太相同,他們更支持敘中央政府,也就是現在的朱拉尼政府,因此發生衝突可以說是必然。

(貝都因人和德魯茲人的衝突不好調解)

再說說敘利亞的這個“部落委員會”,就是由貝都因人組成的政治團體。敘利亞是貝都因人的發源地,他們世代以部落形式存在,在老阿薩德掌控敘利亞後,一度因爲試圖廢除部落的形式,和貝都因人發生衝突,但在1982年,敘利亞遭“穆兄會”干涉老阿薩德政權被顛覆,老阿薩德找上了貝都因部落幫忙,從那時起,貝都因部落開啓了和阿薩德政權的友好時代。

直到朱拉尼的HTS在敘利亞形成氣候前,“部落委員會”都是支持阿薩德政權的,但眼看在阿薩德政權大勢已去,這些貝都因部落轉而支持朱拉尼,一定程度上加速了阿薩德政權的倒臺。

(當年敘部落武裝向朱拉尼“投誠”一定程度上加速阿薩德政權倒臺)

現在,這些貝都因部落爲了敘利亞新政府,要幫朱拉尼去敘利亞南部“收復失地”,一方面是爲了幫助當地的貝都因人,另一方面,也多少有點兒敘利亞“國家大義”的意味,只是他們聽起來浩浩蕩蕩的7萬部落武裝,沒有重武器,沒有裝甲車,光靠單兵跟德魯茲民兵打一打還罷了,但德魯茲人背後站着的以色列不可能眼看德魯茲人落入下風,未來對貝都因人的空襲只會有多不少,甚至不排除以軍直接派遣更多地面部隊介入這場衝突。

(不排除未來會有更多以軍地面部隊介入作戰)

而朱拉尼這算盤打得好,既然打不過以色列人,就讓貝都因武裝頂在前面,讓德魯茲部落和貝都因部落兩邊都先消耗着,自己想坐收漁翁之利,但顯然,以色列也在虎視眈眈,頗有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意味,只是朱拉尼和以色列,誰纔是最後的那隻“黃雀”呢?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