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經濟加速度 看鏈博會如何搭建“飛行朋友圈”

由 圖片中國 發佈於 圖片

'25-07-22

2025-07-22 15:45

鏈接已複製

字體:小大

觀衆在鏈博會上圍觀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汽車。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低空經濟被視爲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國民航局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有望升至3.5萬億元。自2024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其發展進入快車道。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海科技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政策的強力支持爲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2025年7月16日至20日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衆多國內外無人機與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企業展示最新技術和應用場景。鏈博會秉承“以‘鏈’會友”的特色,積極對接技術需求與解決方案,推動低空經濟產業鏈上下游深度融合。

觀衆在廣汽集團旗下高域品牌展出的多旋翼飛行汽車GOVY AirCab上拍照留念。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打造低空經濟的“華麗秀場”

今年鏈博會首次增設先進製造鏈創新融合展區,多家飛行汽車企業亮相。先進製造鏈展區,多款高性能無人機成爲焦點。騰盾科創展示的“雙尾蠍A”大型無人機具有超長續航能力,可一次投送超1噸救援物資,並通過全網通空中基站恢復災區通信。

智能汽車鏈展區成爲eVTOL(飛行汽車)的新舞臺,廣汽集團旗下高域品牌展出了多旋翼飛行汽車GOVY AirCab,該機型已收穫超千單意向訂單 ;小鵬汽車展出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陸地航母”成爲亮點,這是全球首款大規模量產的分體式飛行汽車,預計2026年底完成適航認證並量產交付 。無人機企業億航智能帶來EH216-S載人eVTOL,該機已取得生產許可證、型號合格證和標準適航證,成爲全球首款“三證”齊全的載人eVTOL。億航智能表示,自2024年以來已交付216架EH216-S,主要用於低空旅遊觀光服務。

首度參展的普華永道(PwC)以低空經濟爲切入點,展示全產業供應鏈生態服務方案。據介紹,當前低空經濟產業鏈雖已初步成型,但大規模可持續商業化應用尚在探索中。無人機配送、電力巡檢、低空旅遊和eVTOL等場景仍處於示範驗證階段,這些應用潛力巨大。PwC預計到2035年,全球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接近5000億美元 。

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汽車。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億航智能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EH216-S是全球首個也是目前唯一一款“三證”(生產許可證、型號合格證、標準適航證)齊全的載人eVTOL航空器。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鏈博會參展商帶來的飛行器機身材質展示。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技術與場景雙輪驅動:鏈接美好飛行未來

鏈博會不僅展示前沿產品,也凸顯產業鏈協同升級的成果。無人機產業鏈涵蓋材料、電源、控制、動力和軟件等多環節。蘭劍智能、皓文電子等專精特新企業展示無人機配套動力電源、複合材料零部件和智能機器人等關鍵技術,全景呈現無人機產業鏈創新產品。

本屆鏈博會還促成多個地方政府與飛行器製造企業的合作洽談,共同探索低空經濟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未來,隨着低空飛行器商業化應用持續推進以及相關政策體系完善,低空經濟將從“展品經濟”加速向“應用經濟”轉型。

鏈博會不僅是展示產品的平臺,更是政策解讀和資源對接的高地。展會期間,多場專題論壇聚焦低空經濟與供應鏈創新協同,爲政策制定者、產業上下游和資本機構搭建了高效溝通通道。如今,展區展示內容已不再侷限於飛行器模型,而是覆蓋結構材料、智能傳感器、飛控系統到場景化應用的全產業鏈條,勾勒出我國低空經濟發展的清晰圖譜。

參展企業普遍認爲,鏈博會爲產業鏈上下游搭建了合作“朋友圈”,通過“抱團出海”與合作交流,有助於共同推動低空經濟行業發展。

大疆展示的農用無人機設備。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觀衆現場拍攝一款使用寧德時代電池作爲動力的無人機產品。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觀衆在騰盾科技展臺欣賞展品。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首度參展的普華永道展示了以低空經濟爲切入點的全產業供應鏈生態服務方案。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

作爲國內唯一以供應鏈爲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鏈博會釋放出清晰而堅定的低空經濟信號——這不僅是一場技術展示,更是產業趨勢的引領者。從“展區”起飛,向“城市空中通勤”進發,低空經濟正在構建產業與城市之間更高效的連接方式。

第三屆鏈博會充分發揮供應鏈平臺的橋樑作用,讓低空經濟產業鏈上下游在同一舞臺上協同創新。未來,隨着低空飛行器商業化的推進以及通用航空政策體系的完善,鏈博會有望成爲中國低空經濟邁向全球舞臺的加速器。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