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夫妻的愛要雙向奔赴纔有意義。男人給女人最好的聘禮,就是一生的遷就和寵愛,女人給男人最好的嫁妝,是一世的理解和崇拜。

沈從文先生曾說,
“真正的婚姻不是一見鍾情,而是日久生情;
不是轟轟烈烈,而是細水長流;
不是浪漫的詩歌,而是平淡的散文。

“婚姻是唯一一次親自選擇家人,
晚一點沒有關係,
但一定得是對的人。”
在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裏,
有一種關係如細水長流,
它超越了時間的長河,
成爲了生活中最溫暖的港灣——
那便是夫妻間的深情厚意。
婚姻就是兩個原本不相干的人,
共同經營一個家庭,
共同面對生活的點點滴滴。

生活本來就夠難的了,
幹嘛還要讓情緒來搗亂呢?
可是,
情緒可是我們進化出來的寶貴本事,
要是隨隨便便就不要了,
那可就是對自己成長的極大浪費。
你聽沒聽過“負面情緒”這個說法?
好像所有不開心的情緒都被貼上這個標籤,
得給清理掉。
實際上,
情緒其實不分好壞。
每一種情緒都藏着重要的信息,
那是我們跟自己內心深處對話的語言。
越是能敏銳地感覺和解讀這些內心暗號,
我們處理情緒的本事就越高,
也就是我們說的“情商”。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
愛是人的一種主動的能力,
一個突破把人和其他同伴分離之圍牆的能力,
一種使人和他人相聯合的能力,
愛使人克服了孤獨和分離的感覺,
但他允許他成爲他自己,
允許他保持他的完整性。
不得不說,
談戀愛,其實是在談一種能力。
如果你的感情生活一團糟,
你會發現你在社會上也是很難的,
因爲你的某方面的能力是缺乏的,
你要知道你缺的是什麼,
然後讓它豐滿起來。

渡邊淳一在書中寫道:
“鈍感”是相對於敏感而言的,
由於生活節奏很快,
我們過於敏感往往最容易受到傷害,
而鈍感雖給人以遲鈍、木訥的負面印象,
卻能讓人在任何時候都不會煩惱,
不會氣餒,
鈍感力恰似一種不讓自己受傷的力量。
每個敏感的人都需要鈍感一點,
不要什麼事情都往心裏去,
最好能做到面對外界的質疑通透豁然,
對於遭受的挫折處之淡然,
堅定地走在自己熱愛的生活裏。

人終其一生的命題:
質疑自己,找到自己,成爲自己。
倘若目標不堅定,
到處散發弱者氣息,
你就會成爲他人的
盤中餐,刀下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