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央廣總檯等媒體曝光的醫美領域諸多亂象,公安部明確表示將採取強有力措施,嚴厲打擊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切實保障人民羣衆生命健康安全,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據央視報道,公安部有關部門負責人已就醫美亂象作出回應,稱已密切關注媒體披露的問題,並指導涉事地區公安機關與行政主管部門強化協作,推動行政司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對於涉嫌犯罪的行爲,將依法及時立案偵查,從嚴查處。同時,公安機關將聚焦羣衆反映強烈、危害突出的醫美領域犯罪,全面摸排線索,攻堅破案,深挖幕後組織網絡及灰黑產業鏈,持續保持高壓嚴打態勢。

醫美行業亂象背後,暗藏諸多危害民生的隱患。作爲兼具醫療屬性與商業屬性的特殊領域,醫美服務本應具備嚴格的醫療資質,但在暴利驅使下,大量無資質機構及個人違規開展醫美項目,成爲行業頑疾。而即便具備資質的機構,也因法律體系尚未完全適配其商業屬性,導致消費者維權困難。
與傳統公益性質的公費醫療不同,醫美屬於自費商業行爲,但消費者與機構間存在嚴重信息不對稱。行業內普遍存在藥品來源不明、器械消毒不規範、過度營銷、漫天要價等問題,甚至引發艾滋病傳播等惡性公共衛生事件。部分機構使用的生物製品來源複雜,不乏非法進口的人血製品,其安全風險難以估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類亂象往往因未構成明確醫療事故而難以追責,即便發生事故,消費者也常因證據不足陷入維權困境。業內人士指出,整治醫美亂象需多方合力,除公安機關的刑事打擊外,還需加快完善相關立法,區分商業醫美與公益醫療的法律適用,強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從源頭遏制行業灰色地帶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