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配,狗都不用”,母語恥感何時才能停止

由 街機時代 發佈於 遊戲

'25-07-09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如今我們再次回顧《灌籃高手》時會發現,即使是中文配音似乎也有好幾種,並不是我們童年時聽到那樣。

“今年一年級的新生太不可愛了!”

你說什麼老頭子,難道你忘記我這個天才的可怕之處嗎!

“櫻木只叫我中年人,看來我要好的多!”

那時候我們聽到的配音很親切,櫻木軍團雖然很不良,但從未說過任何髒話,因此給人比較親和的感覺。但國內配音的版本完全用原來的臺本,櫻木花道也會說“瑪德”,戾氣很重的感覺,而且叫安西教練爲“老頭子”。

雖然原著中的確叫老頭子,但“老爹”聽起來是不是更加親切的呢!安西教練從不排斥櫻木,而且打心眼裏欣賞這個孩子。

在動畫中欣賞櫻木的人還是比較多的,除了安西教練和赤木晴子、隊友們,還有鞋店老闆、牧紳一、仙道、相田彥一、青田龍彥。以及教練們包括:翔陽的藤真、海南的高頭力、山王的堂本五郎。但這些欣賞櫻木的人,無一例外都被他取了綽號,或者不尊重過。

但要是配音好的話,即使暴力事件,也不會讓人感到戾氣。

當年的中配的確聽起來很有味道,即使是綽號也給人一種搞笑又“不失體統”的感覺。

後來才知道,我們接觸到的最早的國語配音是來自中國寶島地區的,可以說非常深入人心啊!而其他翻譯不同或者配音不同的中文配音則是國內配的,感覺有點出戲。

前兩年的《灌籃高手:全國大賽》也是原班人馬進行配音的,瞬間讓我們找回了當年的感覺。

早年海外的遊戲,基本上都沒有考慮中國市場,畢竟那些年國內的遊戲環境比較差,正版遊戲幾乎沒有生存的可能性。因此那時候別說沒有國語配音,就連字幕都沒有中文的。也全靠了當年的3DM那些熱心的網友們,在他們的努力之下讓我們體驗到了遊戲的完整樂趣。

如今隨着國內市場的放開,越來越多的遊戲擁有了中文字幕,甚至擁有了國語配音。但奇怪的是,有的國語配音毫無違和感,但有的配音則明顯給我們一種“出戏”的感覺,這是什麼原因呢?

真正受歡迎的配音,必定是投入情感,且真正將自己融入到角色的性格之中,而不是照着臺詞念以及加入情感而已,這樣是沒有靈魂的。

這段時間,標題爲“中配,狗都不用”的文章不勝枚舉,似乎都指向了《劍星》這款遊戲。

真的是這樣嗎?

我在接觸遊戲之後,聽到中配之後感覺還行,而且有一定的代入感,伊芙的配音聽着有點冷淡,但結合人物性格似乎恰到好處,而百合倒是挺可愛的,瞬間給人一種二次元的感覺。

艾德姆配的......有一說一,真的比韓語聽着順耳,至於迅馳嘛!不好意思我是真的沒繃住,大媽的感覺啊!渡鴉就不知道怎麼評價了,我聽到渡鴉的聲音真的很想笑,特別是她開口笑的時候。

很多人表示寧可聽韓語也不用中配的,原因其實有兩個:

1.國語配音的通病:太端着了,有播音腔,且中規中矩不敢創新不敢帶入生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很多配音都是放不開,不敢放肆,不敢融入角色!端得太高,導致臺詞文本無法完全本土化,每個國家的表達方式都有區別的,要是完全按照臺本來,那就是譯製腔,怪怪的。除非配音文本專門針對中文說話習慣做打磨,否則換誰來效果都好不了。

比如迅馳第一句,明顯可以改成“把手給我”更符合中文環境下的用法!

2.母語恥感+陌生文化的高級感導致的。這一點相信大家不會否認吧!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當年lol和魔獸剛開始時候說中配不好不如英語大有人在,包括星際爭霸2剛出的時候都有很多。

其實很多人對中文配音沒有一點包容心,只要聽到國語配音打心眼裏就感覺不舒服。但其實只要經常接觸,久而久之會覺得中配很有感覺,非常不錯。

中配,也有很多好作品的啊!

《黑神話:悟空》但凡你能找出一點毛病算我輸,那真的是遊戲人物本尊在說話,不是配音了。

《生化危機4》的國語配音,甚至讓很多人感覺比英文配音更棒。

《巫師3》的國語配音,到如今依然記憶猶新,真心不錯!

《光環》中配版接觸習慣了之後,後期的版本也習慣聽士官長和科塔娜說中文了。

《賽博朋克2077》的中文配音,用天花板來形容也是可以的,反正我是這麼認爲。

《古墓麗影》的中配比較深入人心,多年後聽到其他語種反而不習慣了。

《暗黑破壞神》《星際爭霸》真的沒毛病啊!可以讓人全身心投入到恐怖和熱血的氛圍之中。

如今國內的配音依然是參差不齊的,專業的配音團隊往往都是經過培訓過的,對於人物的融入和臺本的修飾都是比較到位的,很容易將遊戲配音進行本土化處理。而有的配音團隊則是臨時組建,甚至有的是從二次元臨時過來的,配音的效果還需要加強。國外遊戲在國內尋找配音時,一旦沒有選好團隊的話,是有可能導致配音不盡如意的。

但總的說來,如今的國語配音正朝着好的方向發展吧!希望大家能多給予包容和鼓勵,相信未來也會有越來越多專業的配音團隊成爲主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