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級碾壓!AMD 銳龍7 9700X與Intel酷睿Ultra 9 285K 遊戲對比測試

由 3DM遊戲 發佈於 遊戲

'25-07-16

隨着暑期的來臨,無論是剛收到大學錄取書的準大學生們,還是剛步入社會拿到第一筆工資的新晉牛馬們,相比第一件事都是配一臺電腦,在遊戲的同時還能學習、工作。CPU作爲電腦的大腦,是遊戲玩家裝機時的重要考量因素。

AMD銳龍7 9700X採用最新的ZEN 5架構以及先進的4nm工藝,IPC性能較前一代提升了16%。2000元出頭的價格也頗具性價比。所以今天我們將通過11款遊戲來看一下它的遊戲表現如何,並與英特爾桌面端旗艦處理器酷睿Ultra 9 285K進行對比。

在參數規格上,銳龍7 9700X擁有8大核16線程,在遊戲性能和圖片處理、視頻剪輯等生產力環節都有出色的表現。Zen5架構可以處理更多數量的指令,擁有更大的緩存。基礎頻率3.8GHz,最大頻率5.5GHz,三級緩存32MB,TDP功耗65W。

而Ultra 9 285K同樣擁有8個大核但外加16個小核,24線程,不過過多的核心數量(尤其是小核),並不會爲遊戲性能帶來提升。遊戲表現大核占主導地位,大小核的設計在部分遊戲上可能會不可避免的發生調度問題反而造成表現下降。新一代的Arrow Lake架構,採用了先進的Foveros 3D封裝技術,在基礎板塊上,整合了GPU模塊,SOC模塊,I/O模塊以及計算模塊。但是這一代的架構將內存控制器移出Ring環形總線,放在了SoC Ti裏,要和CPU通信必須經過D2D總線這些都會造成內存延遲的增加。大核基礎頻率3.7GHz,最大頻率5.5GHz,三級緩存36MB,TDP功耗125W。

我們搭建瞭如下的兩套測試環境。AMD平臺這邊是9700X+X870E。Intel這邊是285K+Z890。其餘配置都保持了一致,顯卡是RX 9070,內存是兩條16GB DDR5 6800MHz的。

我們挑選了7款3A和4款網遊總計11款遊戲來進行測試,所有測試都是在默認狀態下進行,關閉了PBO、APO,也關閉了X870E主板中的105W模式。整體來看9700X會領先285K 4.9%。僅《怪物獵人:荒野》和《極限競速:地平線5》落後,但也只有2%。《霍格沃茲之遺》、《古墓麗影:暗影》、《使命召喚21》以及《CS2》中都表現良好,差距大於5%。

同時我們還記錄了一下功耗,在絕大多數遊戲中,9700X都會撞上88W的功耗牆。當然現在大部分主板的BIOS中均已更新支持一鍵開啓105W模式。而以能效比、穩定著稱的285K卻都會來到100W以上的功耗。其實9700X能有如此出色的表現,這也和Zen5架構優化CCD佈局,從而解決積熱問題有很大關係。

9700X在遊戲表現上領先5%的同時,在價格上還便宜2000餘元,這樣一看妥妥的完爆,甚至極具性價比。我們也是簡單羅列的一下兩個平臺的主機配置。左側AMD平臺全白裝機方案,價格12322元,主板選擇了B系列的B850芯片組,供電和拓展性也足夠了。右側IU+N卡的黑色配置價格14913元。考慮到旗艦處理器,所以主板還是選擇了Z890。其餘配置均相同,愛國者扶搖百里機箱,最近熱度頗高,便宜又大碗,兼容性也不錯,而且隨機附贈3把風扇。整體來看AMD平臺也能有着2500元左右的優勢,如果進一步升級顯卡和其他硬件配置達到和Intel平臺同價位,那性能將會是碾壓式。

這幾年AMD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Zen5架構的巨大代際提升,X3D處理器卓越的遊戲表現等等,也讓衆多用戶開始先擇AMD平臺。反觀隔壁,先是縮肛又是牙膏倒吸等負面消息,並且還有消息稱下一代又要換接口。不過AMD用戶就不用擔心此類問題,AM5插槽將延續至2027年,可能在Zen6架構上都還是它。

對於那些正在挑選CPU,且預算不夠上9800X3D的遊戲玩家來說,9700X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今年的B850系列主板也有不錯的拓展性。一鍵開啓PBO和解鎖105W功耗,即穩定又方便。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