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美國,我們並不是無法生存。”巴西總統盧拉麪對鏡頭叫板回應特朗普的關稅威脅。一場由50%關稅引爆的貿易戰,正演變爲新興市場向美元霸權發起的集體衝鋒。7月9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佈致巴西總統盧拉的公開信,宣佈自8月1日起對巴西輸美商品加徵50%關稅。信中不僅指責巴西“破壞貿易平衡”,更直接干涉巴西內政,要求盧拉停止對前總統博索納羅的司法調查,稱其爲“政治迫害”。
巴西的回應堪稱外交史上的“硬核操作”。首先巴西外交部召見美國駐巴臨時代辦,以信件“具有冒犯性且包含事實錯誤”爲由,將其正式退回;同時,盧拉援引美國官方統計稱,過去15年美國對巴西貿易順差高達4100億美元,戳破特朗普“貿易逆差”的謊言;另外,巴西宣佈將依據4月生效的《經濟互惠法》,對美實施對等反制——若談判破裂,同樣徵收50%關稅。一場貿易衝突,瞬間升級爲主權尊嚴的較量。當輿論聚焦關稅戰時,盧拉悄然拋出了更具戰略意義的底牌:“巴西沒有義務使用美元進行貿易。”

在7月金磚國家峯會上,他呼籲各國探索美元替代方案:“我可以和委內瑞拉、中國、歐盟用本幣交易,爲何必須買美元?”這一表態絕非空談,巴西早已多線佈局。第一市場多元化,農業部長法瓦羅緊急聯絡中東、南亞等新興市場,爲橙汁、咖啡、牛肉等受衝擊產品尋找替代買家;第二,巴西聯合南方共同市場加速與日本、歐盟的自貿談判,去年歐盟已免除巴西90%農產品關稅。
最後就是金磚貨幣聯盟,盧拉正推動金磚國家建立獨立貿易結算系統,試圖打破“貿易命脈=美元”的百年鐵律。“切斷對美貿易”的威脅,實則是爲全球“去美元化”按下加速鍵。而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暴露了兩重意圖:首先政治干預司法,借貿易施壓阻撓博索納羅案,巴西最高法院正調查其涉嫌策劃政變推翻2022年大選結果;另外則是打擊新興聯盟,金磚國家擴容後經濟總量佔全球37%,美元替代機制直接動搖美國金融霸權根基。

然而,“關稅大棒”正在反噬美國,巴西供應全美1/3的咖啡、過半橙汁,關稅將推高美國民生成本,威脅數千就業崗位;肯塔基州共和黨參議員保羅批評:“此舉損害美國經濟地位!”《紐約時報》警告:特朗普將關稅變爲“萬能武器”,終將引發全球貿易體系崩解。當美國沉迷於“制裁癮”時,新興市場已悄然用“去美元化”編織新的經濟安全網。
這場衝突的本質,是單極霸權與多極秩序的碰撞。盧拉在退回特朗普信函時強調:“世界已不需要皇帝!”巴西的“硬剛”背後,是發展中國家對兩大規則的挑戰:美國以國內貿易法凌駕WTO多邊機制,巴西聯合多國發起訴訟,試圖重塑公平框架;另外,美元作爲貿易結算貨幣的金融壟斷地位,正被金磚國家本幣結算體系逐步瓦解。若巴西反制落地,拉美、亞洲、非洲的“去美元化”浪潮將形成共振——全球貿易將從“美元閉環”轉向“貨幣多行道”。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揮下時,他以爲在威懾巴西,卻不知敲響了美元霸權裂痕的第一聲。當巴西橙汁商轉向沙特、咖啡農對接印度時,當阿根廷用人民幣還債、印度用盧比買石油時,美國終將發現:霸權不是永恆的武器,而是正在融化的堅冰,而一個拒絕皇帝的世界,正在貿易戰的火光中淬鍊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