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補貼大戰重啓 “免費奶茶”上熱搜 小摩追問“值得嗎”

由 財聯社 發佈於 熱點

'25-07-12

《科創板日報》7月12日訊今日,美團、淘寶閃購等平臺再次分別發放外賣大額券,且集中在咖啡茶飲品牌,“免費奶茶”登上微博熱搜榜單第一。

據澎湃新聞報道,一位美團衆包騎手錶示,接近中午,他看到上海的滬上阿姨等知名奶茶門店已經開始爆單,據他向記者展示的單價顯示,其單價已經接近10元,明顯高於平時,“今天要跑個通宵。”

不過,繁忙場景下仍存在一些問題。

平臺力度已減弱

據界面新聞報道,美團在本週六的補貼力度比上週六有明顯的降溫。一位接近美團的人士透露,美團內部對外賣大戰的態度是被動防守。美團不會主動挑起戰爭,但如果競爭對手進行大力度補貼,美團會持續跟進。美團內部認爲,外賣競爭最終還是用戶體驗的比拼,僅靠燒錢內卷並不能打贏戰爭。

淘寶閃購雖然昨天就開始預熱,稱週六將放出188元大券包,但實測下來是一天分五個時間段的滿減,如午餐時段爲滿38減18.8元、滿60減20。這個折扣力度與六月份相當,相比於上週六的折扣額度同樣降溫不少。

消費者被“套路”

本次外賣大戰,各主要平臺優惠券針對的價格帶主要是20元左右,這常常是茶飲和低價快餐所處的價格帶。

以美團爲例,科日小K打開APP,隨即收到“0元外賣已到賬”的彈窗,點開領取了兩張咖啡茶飲到店自取兌換券、一張甜飲外賣配送券。

但在實際操作時發現,優惠券使用範圍集中在指定品牌的兩三款低價位飲料中,部門可選門店早早閉店,多數到店自取門店位置太遠,可配送兌換券均設置起送價門檻,需要額外花錢點單才能享受“0元”產品。

多數到店自取門店位置太遠

可配送兌換券設置起送價門檻

部門可選門店已經閉店

機構追問可持續性

雖然外賣大戰衝高了美團、淘寶、京東三個平臺的訂單量,但多家機構並不看好其長期價值。

摩根大通提問:這筆投資值得嗎?並算了一筆賬:如果即時零售市場能在2030年達到4萬億人民幣的規模(商品交易總額,GMV),行業利潤將達到810億人民幣。假設折現率爲15%,永續增長率爲3%,這個行業最終的終端價值將高達6750億人民幣,那麼目前的投入(行業每年投入500-800億人民幣)是合理的。但如果市場規模只有預期的一半,即2萬億人民幣,那麼終端價值也將減半至3380億人民幣。在這種情況下,僅第一年行業總虧損就可能高達850億人民幣,那麼當前的投資強度就顯得“aggressive”(過於激進)。

摩根大通直言不諱地指出,這場投資擴張將直接衝擊各公司的短期盈利,進而對股價造成壓力。其報告援引了2021年社區團購大戰的經驗,指出股價往往會隨着盈利預期的下調而做出負面反應。鑑於競爭帶來的不確定性,摩根大通下調了對阿里巴巴和美團的目標價,認爲在未來3到6個月內,阿里巴巴、美團和京東的股價將持續承壓,並表示在未來六個月內,更看好數字娛樂板塊。

國內機構如廣發證券、華泰證券、中金公司等同樣認爲,外賣等新業務的投入預計將對電商平臺短期的利潤釋放造成一定壓力。如廣發證券表示,核心電商領域的競爭趨緩,但電商巨頭在其他領域投入(例如國內外賣、閃購、海外外賣等),預計今年利潤情況皆有所承壓。

(科創板日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