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暴雨、大暴雨!本輪華北強降水何時結束?

由 環球網 發佈於 熱點

'25-07-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7月26日電(記者 邵萌)7月23日以來,北方多地持續遭受強降水影響,部分地區出現破紀錄的強降雨。“河北易縣一天下了近一年的雨”“南北方雨連成片了”等話題登上熱搜,引發公衆熱議。

近期爲何多地出現強降雨?和“三臺共舞”有關嗎?本輪強降水過程何時結束?

7月25日,航拍河北省保定市易縣仁義莊村道路搶修現場。(無人機照片)中新社記者 韓冰 攝

13個站點降水量刷新歷史極值

7月25日,多地強降雨持續。據中央氣象臺消息,25日8時至今日6時,寧夏固原、甘肅慶陽、陝西延安和榆林、河北張家口和保定及內蒙古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錫林郭勒、赤峯、通遼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大暴雨,河北張家口康保、保定阜平出現特大暴雨。

“在本輪降水過程中,我國北方共有19個站點打破同期歷史月極值,其中13個站點更是刷新歷史極值。”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說。

據介紹,在此輪降水過程期間,陝西北部、內蒙古、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累計降水量普遍超過100毫米,石家莊北部、保定西部等區域累計降水量突破400毫米,充分展現此次過程的極端性。

7月25日,北京市民在雨中出行。當日,北京降雨天氣持續。中新社記者 賈天勇 攝

強降雨持續但趨弱

中央氣象臺今日10時繼續發佈暴雨黃色預警,預計26日14時至27日14時,內蒙古河套東部和中東部偏南地區、陝西東北部、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區、遼寧西北部、吉林中部、黑龍江南部以及四川盆地西南部、雲南中西部、江西西北部、湖南北部、浙江南部、福建東北部、海南島南部、臺灣島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

其中,內蒙古中部偏南地區、河北北部、吉林中部偏南地區、福建東部沿海、雲南南部和西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局地有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

強降雨何時能結束?張濤表示,本輪強降水過程還將持續3天,但整體呈現減弱的趨勢。預計未來幾天,主雨帶位置將略向東、向南方向移動,但整體態勢仍將集中在華北受影響區域。

張濤提醒,儘管雨勢有所減弱,但降水強度仍不容小覷,尤其是夜間至次日早晨時段,受低空急流加強和雲頂輻射降溫等因素影響,強降水趨勢更爲突出,需重點加強防範。

全國降水量預報圖(7月26日20時-27日20時)。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與“三臺共舞”沒有因果關聯

本輪華北強降水爲何這麼大?據張濤介紹,此次華北暴雨成因複雜多樣,夏季風充足的水汽輸送,爲降雨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條件;同時,在副熱帶高壓的西北側,既是熱量充足有利於不穩定大氣層結形成,進而導致強對流暴雨發生的區域也是西風帶天氣系統可以影響到的地方,在西風帶冷空氣的影響下,冷暖交匯與暖區對流共同加劇了降水的強度、擴大了降水的範圍。

“此外,太行山等山脈的地形抬升作用,也會提高水汽上升冷凝成雨的效率,甚至觸發強對流積雨雲,加劇局地降水的極端性。”張濤說。

他指出,“三臺共舞”——即夏季海洋上多個颱風或熱帶氣旋同時存在的現象,與本次華北強降水過程有直接關聯,但並非因果關聯。二者均爲我國夏季主汛期降水系統的組成部分一個在海一個在陸相鄰而居,颱風強度變化及其路徑走向會對北方地區的降雨過程產生影響,但影響情形多樣而複雜,並不存在必然如何(多或少)的關聯。

正值暑期旅遊旺季,張濤提醒,遊客應密切關注目的地天氣情況,在多雨天氣前往山區尤其是地質災害易發區旅遊時應高度警惕,隨時關注政府各部門發佈的各類警示信息,另外,即便當下或未來沒有降雨,也需關注前期降雨情況,因爲次生災害往往有滯後性,確保自身安全。(完)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