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架俄機炸基輔成火海!烏東16個月血戰終結!特朗普稱制裁無效

由 薛小榮 發佈於 熱點

'25-08-01

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佈,謝絕轉載

16個月的拉鋸戰終見分曉,俄軍宣佈攻陷頓巴斯要塞恰索夫亞爾,烏軍7500人陣亡、160門火炮被毀,但烏克蘭咬死不認。同一夜,309架無人機把基輔炸成火海,澤連斯基卻還在社交媒體上喊話特朗普,殊不知美國早就沒招了。

環球網消息,俄軍宣佈完全控制頓涅茨克北部的戰略要塞恰索夫亞爾,俄方宣稱殲滅烏軍約7500人,摧毀坦克11輛、裝甲車55輛及火炮160門,如果數據屬實,這相當於烏軍兩個機械化旅的戰鬥力被抹去。

儘管烏軍當即否認失守,但俄軍方強調,此役已實質性撕裂烏軍防線,切斷了烏軍兩條補給大動脈。向東可威脅康斯坦丁諾夫卡的彈藥庫,向西能封鎖捷爾任斯克的退路。

從地圖上看,恰索夫亞爾就像插在頓巴斯防線上的楔子。它東郊30米寬的運河曾是烏軍天然屏障,如今卻可能變成俄軍的進攻跳板。更致命的是其海拔優勢,站在城市制高點,斯拉維揚斯克和克拉馬托爾斯克兩大要塞盡收眼底。

俄軍炮兵獲得這個觀測點後,理論上能將炮彈精準砸向20公里外的烏軍指揮部,而無人機作戰半徑也將隨之擴大。簡單來說,誰佔據這個點位,誰就掌握了東部戰場的主動權。

現在烏克蘭的焦慮肉眼可見,因爲恰索夫亞爾失守後,俄軍下一步必然劍指康斯坦丁諾夫卡,這座城市的補給線關乎烏軍在託列茨克的存亡。

所以在在俄軍宣佈控制恰索夫亞爾當日,烏軍總司令緊急調遣第19軍馳援康斯坦丁諾夫卡,與駐守此地的“第一亞速軍”形成聯防。這支由“亞速營”改組而來的部隊,既是烏軍士氣支柱,也是俄軍的眼中釘。

馬裏烏波爾圍城戰的舊恨未消,如今兩軍再度在交通要道狹路相逢。俄軍此前甚至放話要“全殲亞速營”,而烏方則將此地標定爲“不可後退的紅線”。這種摻雜着民族情緒與復仇心理的對峙,很可能催生比巴赫穆特更慘烈的巷戰。

就在恰索夫亞爾戰報發佈的同一天,俄軍再次對烏克蘭發起空襲,309架自殺式無人機與8枚"伊斯坎德爾-K"巡航導彈密集砸向基輔。

襲擊導致6人死亡、50餘人受傷,多個城區建築受損,烏克蘭當局一度封鎖街道,澤連斯基第一時間指責俄羅斯"蓄意攻擊民用設施",其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更喊話美國:"需要更多武器制裁普京!"

要是制裁有用,特朗普就不會一次一次的給普京下“最後通牒”了,日前特朗普自己都承認普京不擔心制裁,我也不知道有沒有用,這可能是無效的,但他承諾一定會制裁。

這話說的有意思,就是明着告訴烏克蘭想通過制裁俄羅斯讓普京讓步是絕不可能的,別想了,但爲了顯示我們努力了,制裁是一定會制裁的,至於怎麼做,你們也別管了。

對於特朗普的發言,魯比奧隨後做了補充,他表示“本週與俄高官密談兩次,但未達共識”,這其實就是在向澤連斯基表明,雖然沒啥用但美國真的很努力了。

爲啥美國一直都是在白努力呢?說來說去其實就是一句話,既打不垮俄羅斯,又放不下“勝利”的幻想。

俄羅斯的立場始終清晰:停火可以,但西方必須停止軍援烏克蘭。克宮深知,時間站在自己這邊。烏克蘭前線兵員枯竭、歐美武器產能跟不上消耗,而俄羅斯的戰爭機器卻越轉越快。

更關鍵的是,俄羅斯看穿了美西方的虛弱,特朗普的注意力都在關稅上,美軍外強中乾跟胡塞武裝打的有來有回,歐洲早已被三年多的援烏和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挖空,誰還有餘力填烏克蘭這個無底洞?

澤連斯基最大的問題就是把美國的話當“聖旨”,天真的以爲只要跟美國綁死就能安然無事,但現在的情況是,特朗普甚至不想讓澤連斯基繼續當這個烏克蘭總統,西方也因爲不滿他的反腐政策凍結了15億歐元的軍援。

現在距離俄軍的夏季攻勢結束還有兩週,接下來俄軍必然會繼續擴大戰場優勢,東線強攻康斯坦丁諾夫卡切斷烏軍退路,南線威脅扎波羅熱分散兵力,北線則用無人機羣持續消耗基輔防空網。

而澤連斯基除了高喊“不會投降”,至今拿不出任何現實方案。當美國開始偷偷和俄羅斯密談時,澤連斯基真該想想:如果連“主子”都準備掀桌子,自己手裏的籌碼還剩下什麼?

或許用不了多久,我們就會看到更有意思的一幕,是特朗普突然宣佈“史上最強制裁”,歐洲偷偷重啓俄氣管道,烏克蘭前線在某天突然潰敗,還是普京意外接受“邊打邊談”?

唯一確定的是,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得不到。

那8枚在基輔炸開的“伊斯坎德爾-K”巡航導彈,就像是對美西方的嘲諷,你們親手點燃的火,現在還能控制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