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什麼顏色的呢?是楓葉的紅、橘子的綠、菊花的金還是銀杏的黃?我覺得,秋天應該是屬於“棕色”的,每年一入秋,滿大街都是棕色系的穿搭,就連“時尚魔都”上海,也被棕色覆蓋了整座城市。
棕色可以承包一整個秋天的高級感,在低調鬆弛的基調當中,暗藏着一絲奢華力量感,充滿着復古摩登的氣息,穿在身上氛圍感拉滿,可以用於各種單品當中,解鎖“百變公式”。
一抹棕色,完美平衡了懷舊格調與現代主義,簡直就是秋日衣櫥的“萬能濾鏡”,愛上棕色,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看上海潮人這樣穿,時髦又有格調~
【上海潮人的“棕色”穿搭,高級感爆表】
Part1.棕色的時尚趨勢深度解析

棕色系穿搭的爆火,其實是有跡可循的,就像去年流行的“美拉德穿搭”,就以棕色爲基調進行展開,沒想到今年依舊流行穿棕色,它既有泥土的沉穩包容,又帶着枯木風乾後的肌理感。
棕色最大的魅力,就是不挑剔膚色,無論是冷白皮、黃黑皮還是橄欖皮,通通都可以穿,既能大面積的運用,也可以小面積的點綴,完全沒有駕馭難度。
Part2.棕色的風格適配公式,誰穿誰好看
★復古文藝風:針織毛衣+過膝傘裙=綠色+棕色

想要打造秋日氛圍,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選對風格,風格走向對造型的影響力非常大,像這種復古文藝風的穿搭,就離不開針織毛衣的幫襯,例如針織馬甲、開衫、套頭毛衣等等。
面料柔軟的針織毛衣,單穿疊穿都很好看,下身配條闊版設計的半身傘裙,整體採用“綠色+棕色”的公式,生命力十足!
★慵懶酷颯風:寬鬆上衣+豹紋褲=棕色+小面積亮色

入秋之後,還很適合走慵懶酷颯的路線,版型寬鬆的服裝單品,加上帶點帥氣感的元素和配飾,吸睛效果瞬間拉滿,寬鬆的斜領衛衣、皮衣、毛衣,穿在身上藏肉又時髦。
加入豹紋元素的高腰闊腿褲,和寬鬆上衣進行組合的時候,建議可以系根紅色腰帶,勾勒出腰線的同時,又可以突出造型亮點。
★時尚都市風:裙子+高筒靴=一身棕穿搭

在日常生活當中,穿搭不能太過平庸,不妨可以嘗試一下都市時尚風,用裙子組合出百變造型。棕色短裙搭配棕色格紋襯衫,高筒靴和包包選擇同色系,協調感滿滿。
小白裙很適合搭配棕色外套,內搭亮色打底增加層次感,同時,白色也能達到很好的過渡效果,讓造型看上去更豐富,再踩雙和外套同色的高筒靴,溫度和風度並存。
Part3.秋季棕色系的穿搭氛圍感密碼
•材質對沖→“剛柔並濟”的搭配更和諧

秋天想要穿出氛圍感,光是用好棕色,遠遠不夠,一組完美的穿搭,往往離不開材質之間的碰撞,尤其是上衣下褲的搭配,可以採用毛呢、皮革、棉綢、羊絨互相碰撞。
會用不同光澤度的材質,去激活色彩的生命力,顏色的高級感在此刻也會更明顯,這就是面料的重要性。
•疊穿層次→不侷限於基礎款,設計款更精彩

秋季穿搭,最必不可少的就是疊穿的方式,別人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基礎款疊搭,基礎款+設計款疊搭,服裝+絲巾疊搭等等,穿法十分多樣化,
不同單品進行組合搭配,配色上自然要有深淺、明暗、雅亮的對比,同色系漸變,可以穿出“貴价單品”即視感,或者用基礎色進行過渡,更不容易出錯。
•配飾點睛→配飾的顏色可以跟服裝形成呼應

看上去不起眼的配飾,對造型的影響力非常大,很多人覺得配飾不重要,可一看對比,就會發現差距很大,有配飾的造型,通常會更加精緻時髦,沒有配飾則會顯得單調無趣。
配飾的挑選不能太隨便,顏色上儘量可以和服裝形成呼應,打造出“棕色主題色盤”的即視感,例如棕色包包、棕色絲巾、棕色腰帶……
【玩轉“棕色美學”,將氛圍感刻在骨子裏】
1.控制好力度,把握色彩之間的分寸感
★配色要有層次,避免太單調

無論是一身棕色系的穿搭,或者是棕色和彩色的組合,其實我們在進行搭配的時候,最需要關注的就是層次感,即便是大面積的棕色覆蓋,也要考慮到深淺關係。
棕色和彩色的碰撞,能夠輕鬆的豐富造型,例如棕色+藍色、綠色、紅色、藍色或者黃色,通通都是很協調的,但是要考慮到“主次分明”的平衡狀態。
★棕色當“配角”,照樣很出彩

很多人覺得棕色必須要當主角,才能夠散發出它的獨特魅力,可實際上,甘願當“配角”,反而可以展現出最迷人的一面,將棕色用於帽子、鞋子或者包包當中,還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
穿搭最主要的就是協調感,而不是誰當“主角”,誰當“配角”,懂得運用配色最重要!當棕色和綠色組合的時候,就很適合將綠色當成“主導色”,棕色可以平衡造型。
2.一切學會“做減法”,簡約即高級
★大色塊覆蓋,色彩數量不超過3種

很多人說真正的“時髦精”,往往可以玩轉色彩,顏色數量再多也沒關係,可是在現實生活當中,真正有品位的人,從不會讓自己身上的色彩超過3種。
顏色太過雜亂,就很容易出現豔俗感,尤其是彩色系的碰撞,只需要用棕色過渡即可,不用再加入其他的色彩;或者可以大面積的覆蓋棕色,再通過基礎色豐富造型,減少出錯率。
★大膽玩轉彩色,棕色來“託底”

穿搭要大膽一點,不要總是擔心會出錯,在不斷的試錯當中,我們纔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搭配模式,就好比色彩的運用,不妨可以大膽玩轉彩色系,再用棕色來“託底”,不僅拍照特別上鏡,而且還能成爲人羣當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