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量承壓、競品圍攻與政治風波下,特斯拉試圖押注印度市場和Robotaxi尋找新增長,挑戰不小,尚待時間給予答案
文|《財經》實習生 陳佳 記者 李皙寅
編輯|李皙寅
股價下跌、銷量受挫,明星車企特斯拉正處於關鍵時刻。除卻市場競爭的因素外,這家企業受到的關注和爭議,不少都來自其掌舵者——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銷量不達預期。7月2日,特斯拉公佈了2025年二季度汽車的產銷數據,交付38.41萬輛,同比下降13.5%。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共交付72.08萬輛汽車,比去年同期的83.1萬輛少了11萬輛。
在歐洲市場,出海佈局的中國車企開始逐漸上量,蠶食了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在中國市場,包括小米SU7在內的車型,已經在細分市場裏超越特斯拉的銷量。
長期擔任特斯拉北美及歐洲業務負責人的核心高管Omead Afshar 離職後,馬斯克親自接管了多個關鍵職能區域,反映出內部對銷售壓力的直接響應。
從股價來看,資本市場對特斯拉的情緒頗爲複雜。7月1日,當馬斯克和美國總統特朗普彼此指責時,特斯拉股價下跌逾5%,使馬斯克的個人淨資產蒸發約 7 億美元;7月2日,在公佈產銷數據後,特斯拉股價又再度上漲近5%。
有投資界人士表示,伴隨新車上市,特斯拉的銷量有望觸底反彈。相比特斯拉,他們擔憂的是高調的馬斯克迴歸特斯拉,到底是福是禍。
馬斯克將特斯拉推向了技術與政治的雙重前沿,也把公司品牌綁上了他個人的不確定性列車。
2025年以來,馬斯克在美國政壇上頗爲活躍,不但擔任“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還不斷通過社交平臺X表態支持保守派議題,這讓與其政見不同的消費者不再購買特斯拉,還在美國本土出現了針對特斯拉車輛和經銷商的襲擊事件。如今馬斯克又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公開交鋒,這也一度使得特斯拉市值蒸發千億美元。
馬斯克爲特斯拉制定了三個藥方。第一,穩定收益,落袋爲安。在銷量走低的背景下,特斯拉逆勢漲價。第二,讓特斯拉成爲自動駕駛和未來出行的先鋒企業,並讓資本市場接受這一敘事。第三,開拓包括印度在內的新興市場,即便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和高昂的成本。
政治紛爭、市場下滑、技術豪賭與海外擴張交織成一體,特斯拉的未來充滿懸念。在資本市場對企業戰略敏感度空前放大的當下,馬斯克與特斯拉的命運已不再侷限於工廠產能與銷量數據,而被更復雜的輿論、監管與政治變量所左右。2025年下半年,特斯拉將在多個維度迎來關鍵檢驗時刻,每一個突破,或都將重新定義這家企業的估值邏輯與增長路徑。

交付下滑,高層變動
2025年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爲38.41萬輛,較2024年同期的44.40萬輛下降了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