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報道指出中國在對外技術輸出方面面臨一些困境與挑戰。其中提到,儘管中國在多個技術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包括髮電、輸電特高壓技術、通信、手機5G以及光伏、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電池等,但在實際的國際市場運作中,卻遭遇了諸多限制與不公平對待。

據瞭解,中國企業曾試圖向印度轉讓壓縮機技術、特高壓變壓器技術以及發電廠技術等,這些技術的轉讓本意是促進雙方的互利共贏。然而,現實情況卻是,這些技術被低價甚至倒貼錢轉讓出去後,不僅未能獲得應有的市場回報,反而因各種貿易壁壘和政策限制而遭受損失。此外,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時,往往需要面對嚴格的資金審查,而技術輸出則相對寬鬆,這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外國對中國技術的依賴和濫用。
針對這一問題,中國應建立類似“巴統”的技術出口審查機制,對涉及國家安全和關鍵技術的對外轉讓進行嚴格把關。同時,加強國際間的技術交流與合作,推動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貿易秩序,以保護國家核心技術的安全與發展利益。

在此背景下,我們呼籲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界共同努力,加強對外技術輸出的管理與引導,確保國家核心科技的安全與可控性。同時,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影響力,爲全球科技進步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