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能源院:2025年將新增光伏裝機3.8億千瓦

由 財經雜誌 發佈於 財經

'25-07-05





新能源年新增裝機預計將首次突破5億千瓦,高端製造用電增長貢獻反超高耗能產業



文|《財經》記者 韓舒淋

編輯|馬克


儘管新能源入市政策明顯對中國新能源、尤其是光伏產業的發展帶來不確定性,但業內權威機構預計2025年中國新能源裝機仍將大幅增長。

7月4日,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與國家氣候中心在北京聯合發佈《中國電力供需報告(2025)》(下稱《報告》)。報告預計,2025年太陽能發電新投產3.8億千瓦,比上年增長35.5%,風電新投產1.4億千瓦,比上年增長77.1%,新能源新投產規模將首次突破5億千瓦。

這一預測顯示,儘管年初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對新能源投資收益帶來更大不確定性,並導致5月的搶裝潮,但中國新能源裝機增長全年仍將保持高速。一年預計新增約5.2億千瓦的新能源裝機規模,幾乎與2020年底的中國新能源的總裝機(約5.3億千瓦)相當。

《報告》預計,2025年全國新投產發電裝機容量6.6億千瓦,比上年增長53.2%,創歷史新高。到2025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39.9億千瓦左右,其中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達到4.5億、15.5億、0.67億、6.6億、12.6億千瓦,新能源裝機佔比達到48.2%。

需求方面,《報告》預計在不同情境下,中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處於4%-6.5%的區間,2025年用電量將達到10.25萬億-10.49億千瓦時,突破10萬億度大關。

新增太陽能裝機依然可觀

據國家能源局發佈的電力工業統計數據,2025年1月至5月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爲19785萬千瓦,而1月至4月太陽能發電新增裝機容量爲10493萬千瓦,意味着5月單月太陽能發電裝機新增高達9292萬千瓦,創下歷史新高。

這一創紀錄新增裝機的背後,是新能源入市政策催生的搶裝潮。今年4月30日和5月31日,分別是分佈式光伏和新能源全面入市執行不同政策的時間節點,由於新能源入市之後的交易機制、交易價格面臨不確定性,光伏開發商努力在“531”節點之前實現併網發電,這也導致光伏組件價格在上半年小幅回升至0.75元/瓦至0.8元/瓦,但“531”一過,6月組件價格又迅速回落至0.65元/瓦左右。

主要受入市政策的影響,讓業界對中國光伏今年的增速一度面臨分歧。2月底,中國光伏協會預測全年新增裝機在2.15億千瓦至2.55億千瓦左右,將比2024年的2.78億千瓦有所下降。而彭博新能源同期給出的預測在3.03億千瓦,較2024年小幅增長。

最終,搶裝潮的規模超出預期,讓上半年光伏、風電裝機都迎來大幅增長,2025年1月至5月,中國新增太陽能發電裝機共約1.98億千瓦,同比增長150%。新增風電裝機4628萬千瓦,同比增長134%。而搶裝潮將多大程度透支全年裝機,之後能否延續增長勢頭,仍面臨不確定性。

中國光伏行業協會副祕書長江華在會上表示,《報告》預測今年光伏新增380GW(吉瓦),我們也非常希望最終光伏裝機規模能夠到這麼大。他表示,新能源入市政策對於下半年光伏市場影響到底有多大,不確定性因素非常多,此前行業預測比較悲觀,最終裝機能達到多少還有比較大德不確定性。

國網能源院的預測顯示,全年太陽能發電裝機約3.8億的規模,意味着後7個月還將新增約1.8億千瓦裝機,速度將有所放緩,顯示出新能源入市政策影響更爲明顯,但總量依然非常可觀。與之相比,風電後7個月預計還有約9500萬千瓦的新增裝機,相比光伏增速更加平穩。

《報告》預測,預計7個省份新投產太陽能發電超過2000萬,分別爲江蘇、山東、新疆、河北、陝西、浙江、安徽。風電方面,預計新疆、內蒙古新增裝機超過2000萬千瓦,河北、廣東、遼寧、陝西、黑龍江、河南6個省份裝機達到500萬千瓦至2000萬千瓦。

新能源裝機大幅提高之外,火電裝機也將在2025年迎來投產小高峯。2021年中國部分地區出現限電,爲確保供應安全,火電投資明顯恢復。《報告》預計,受能源保供與調峯需求推動,預計火電新投產1.27億千瓦,比上年增長119.7%。

高端製造用電增長貢獻超過高耗能

用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

第二產業依然是拉動用電增長的主力,貢獻率接近50%。其中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數據中心、充換電等新興產業展現了比高耗能傳統行業更快的用電增速。

《報告》分析,2024年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用電量比上年增長10.3%,高出製造業平均水平5.3個百分點,其中機械和器製造業(14.5%)、計算機/通信和其他設備製造業(13.7%)、汽車製造業(11 %)、儀器儀表製造業(10.9%)電量均兩位數增長

國網能源院供需所專家汲國強在發佈上介紹,近年來,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對用電增長的貢獻率有反超高耗能行業的趨勢,2024年,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對用電增長貢獻率爲16.7%,超過高耗能8個百分點。


2024年,四大高耗能行業合計用電量比上年增長2.2%,化工、建材、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行業用電量增速分別爲6.5%、-2.4%、-1%和4.3%。受房地產不景氣、光伏等行業出現市場波動和生產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黑色金屬、建材用電量負增長,是拖累高耗能用電增長的主要原因。

2018年-2024年高技術及裝備製造也與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長貢獻率對比 來源:國網能源院

算力的盡頭是電力,人工智能、數據中心產業正在成爲新的用電增長點。《報告》預計,2025年底全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量有望超過950萬架,用電量有望達到1637億度,較上年增加約370億度,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1.6%。報告還預測,2030年數據中心用電量將達到10554億度,佔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7.8%, “十五五”期間數據中心用電量年均增速爲45.2%。

2030年超過一萬億度的數據中心用電量預測,要明顯高於另一機構中國信通院發佈的預測。中國信通院在今年5月發佈的《算力電力協同發展研究報告》中預測,在不同情境下,2030年中國算力中心用電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7000億千瓦時,佔全社會用電量比例在2.3%-5.3%。

其他新型用電負荷中,《報告》預計2025年底中國5G基站規模有望突破470萬個,單位能耗更高的5G-A基站佔比將持續提升,5G基站帶來新增電量有望超過300億度。2025年底,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達到約3000萬輛,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將達到1020億度,較上年增長約190億度。

責編 | 張雨菲

封圖來源 | 視覺中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