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種地、創業……這屆年輕人愛上旅居式生活!

由 央視財經 發佈於 財經

'25-07-27

(央視財經《第一時間》)旅居已成爲當下關注的旅遊熱點,它不僅提供了休閒度假、避暑避寒的選擇,還帶來了更多元化的生活體驗,給當地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從田間地頭到藝術工坊,從山野村舍到創新基地,文藝旅居、農業旅居等新型業態也在不斷湧現。

今年夏天,80歲的張遴偉再次來到貴州省綏陽縣雙河洞景區。在這裏,晨起鍛鍊、閱讀已成爲習慣,天氣好的時候,他還會拿起速寫本,畫下眼前的山水景色。

退休前,張遴偉曾在上海某高校建築系任教。從2014年起,他每年都會來到綏陽縣,在這裏停留幾個月,直到酷暑過去才返回上海,成爲名副其實的文藝旅居者。

途家民宿公關總監 李樂:今年暑期,旅居已經成爲更多消費者選擇出門旅遊的一種新方式,在我們平臺上,像民宿預訂達到7天以上的訂單同比增長了40%以上,平均入住時長達到了10天到15天。

而在雲南大理鳳羽鎮,來自武漢的胡巍一家三口開着房車,沉醉於這裏山水相依、食材豐富、環境宜人的生活。於是,他們決定定居下來,與當地農民合作,種植生態試驗田,並通過電商平臺直播銷售這些山野好物。

此外,一些低密度城市和風景區也湧現出“創業旅居”的新模式。在雲南大理鳳陽邑村,藉助電視劇熱播和綜藝節目取景拍攝,這個原本普通的村莊迅速成爲旅遊熱門打卡地。古樸寧靜的環境、獨特的民俗文化和逐步完善的基礎設施,爲遊客和旅居者提供了理想的慢節奏生活體驗。據介紹,這裏吸引了100多位外來文化藝術人才,涵蓋茶藝、陶藝、影視、書畫、扎染等多個領域。

創業旅居客人 唐偉羣:最開始只是來旅遊,然後就不想走了。原來我也是做棉麻服裝類的,把在城市的白色棉麻服裝拿過來和扎染結合,碰撞出很多新的產品。

如今,除了以往的“候鳥”老人,越來越多具有消費實力的年輕人也加入了旅居行列,20歲至40歲的旅居者已佔市場的60%以上。旅居熱潮不僅反映了生活方式的轉變,更爲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編輯:王昕宇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