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7日,受到微信上線“AI搜索”功能,並接入DeepSeek-R1提供的“深度思考”服務等消息的推動,騰訊股價大漲,盤中最高站上500元,市值一度超過46000億,一時間關於“騰訊估值要重估”的討論此起彼伏。

騰訊作爲國內科技領域的龍頭企業,擁有超過十萬員工,卻還要“降本增效”,因爲接入了一個外部的應用,整個公司就可以重新估值了?
顯然藉助DeepSeek的熱度,對於股價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擁抱DeepSeek”也成爲了當下不少企業蹭上大模型熱度的一個“妙計”,但是對於行業而言,特別是像阿里、百度、騰訊、字節跳動等本身已經在大模型領域進行了重大投入的科技企業而言,在大模型發展上還是有着自己的算盤的。


就在2月17日下午,騰訊AI助手“騰訊元寶”宣佈迎來重大更新,騰訊混元大模型也和DeepSeek一樣可以支持深度思考功能,作爲同爲大模型產品,騰訊混元大模型在短時間就拉平了和DeepSeek之間的體驗。而在此之前,百度的文心大模型的深度搜索功能也已經上線,具備多模態輸入輸出能力,能夠提供專家級內容回覆。

根據DeepSeek自己給出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44個國產平臺向C端用戶提供基於DeepSeek-R1的服務,同時有近百款產品已經部署了DeepSeek大模型。

而據南方+記者瞭解到,包括微信、百度等等的“國民級”應用,都已經在相關功能中接入了DeepSeek,但是與此同時,無論是騰訊還是百度又或者是字節跳動和阿里巴巴,其實都有着自己的大模型產品,而企業自己的生態中豐富的應用,正是自己大模型最適合落地的場景,如今接入DeepSeek,只能說是順勢而爲的無奈之舉罷了。
其實就在外界普遍關注微信搜索上線“AI搜索”功能接入DeepSeek的同時,騰訊對外發布回應時也已經表明,“AI搜索”的入口並非只開放給DeepSeek,結合用戶需求後,在搜索場景中同樣接入了混元大模型,所以DeepSeek給騰訊帶來“名利雙收”的同時,其實騰訊並沒有忘了自己的“親兒子”——混元大模型。
作爲一款開源的大模型應用,各大互聯網平臺之所以願意開放接入,很大程度是由於DeepSeek本身開源的屬性和企業的體量,決定了其實際的“威脅”性並不大,而且對於如今正處於快速發展的大模型行業而言,DeepSeek在某些各方面的領先,通過對開源代碼的“借鑑”,其他大模型很容易就在下一個版本將差距抹平,所以待DeepSeek這波熱度過後,大概率各個大廠自己的大模型還是會重新被“重視”起來,成爲企業對外推廣的主力。
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DeepSeek通過更低成本實現了技術的追趕,對目前國內的“百模大戰”可以說也起到了“優勝劣汰”的作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研究所工程師龔正指出,DeepSeek等開源模型的崛起正在重構行業生態,“當開源模型能實現商用模型80%甚至90%的功能,而成本僅爲10%時,閉源系統的護城河自然瓦解,免費開放成爲鞏固用戶黏性的戰略選擇。”除了頭部企業從戰略層面考慮繼續投入在自研大平臺方面的發展外,的確有不少大模型可以被開源的DeepSeek取代,這也會加速大模型領域的洗牌,讓行業能夠更加聚焦地快速發展。
南方+記者 葉丹
話題研究員 劉靜
【作者】 葉丹
南方產業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