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iPhone16來了,果粉直呼看不懂,能拯救中國銷量嗎?

由 觀察者網 發佈於 熱點

'25-02-20

(文/觀察者網 呂棟)

北京時間2月20日凌晨,蘋果時隔3年再度更新“低價版iPhone”,4499元起售。但這次蘋果沒有延續“iPhoneSE”的名字,而是將其稱爲iPhone16e。在外界看來,這可能意味着蘋果以後每次更新旗艦iPhone,都會出一個低價版,直接將iPhone新品打入4000元檔。

從配置上看,iPhone16e搭載了與iPhone16同款的3納米A18處理器,標配了8GB運行內存,這是支持蘋果AI功能(Apple Intelligence)的最低要求。但蘋果也再度展示了精準的刀法,與iPhone16的A18處理器相比,iPhone16e的GPU核心從5個被砍到了4個。

讓果粉都有些“看不懂”的是,在對比性能時,iPhone16e的首選對象竟然是iPhone11,以突出CPU性能提升80%,GPU性能提升70%,但殊不知後者已經是6年前的機器了。當把比較對象換成3年前的iPhoneSE3時,這款新機的CPU和GPU提升幅度都降到了40%。

圖源:蘋果官方微信

在硬件上,iPhone16e如預期一樣,採用了蘋果自研的Apple C1 5G 基帶芯片,背景是蘋果之前收購了英特爾的手機基帶業務。外媒解讀認爲,C1基帶在毫米波和載波聚合等方面表現存在爭議,但這確實佐證了蘋果正試圖擺脫對高通的依賴,未來或全面轉向自研基帶。

外觀也如之前爆料一樣,iPhone16e採用了不含靈動島的劉海屏,搭載了Face ID模組,這意味蘋果手機徹底告別了Touch ID。而在屏幕材質方面,這款新機採用OLED而非LCD,但刷新率仍只有60Hz,而且屏幕亮度也未對標旗艦,不激活HDR時最高屏幕亮度只有800nits,激活HDR只有1200nits,遠低於iPhone16的1000/1600/2000nits(典型/HDR/戶外)。

影像能力再度顯示出iPhone16e在控制成本,該機型採用的是4800萬像素單攝,被蘋果稱作“二合一攝像頭系統”,相比iPhone16缺少1200萬像素超廣角攝像頭,光學變焦選項也更少。由於只有一個攝像頭,iPhone16e也沒有iPhone16的空間照片、微距攝影等功能。

iPhone16e參數配置

少有被值得稱讚的,或許是iPhone16e的續航。在沒有可變刷新率(依舊是60Hz屏幕且沒有息屏顯示)的情況下,iPhone16e是蘋果所有6.1英寸機型中續航最長的,視頻播放時間可達26小時,比 iPhone16增加4個小時,相較iPhoneSE3更是增加了11個小時,直逼iPhone16 Pro的27小時。

但充電能力仍然比較尷尬,儘管改用了新設計,但iPhone16e卻不支持蘋果在iPhone12發佈時,就引入的MagSafe無線充電協議,新機的無線充電只支持基礎的Qi 7.5W充電。

蘋果在上架iPhone16e的同時,直接下架了iPhone14和iPhoneSE,這意味着iPhone16e將是蘋果官網在售的最便宜iPhone。考慮到4499元的起售價,不少人認爲iPhone16e將殺入小米OV榮耀等安卓廠商的中高端腹地,將對蘋果中國銷量形成提振。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直接預估稱,iPhone16e的全年出貨目標將達2200萬部,中國市場佔比或超40%。

圖源:蘋果官方微信

但預測能否成爲現實,仍然有待觀察。

畢竟對安卓用戶來說,在國產手機百花齊放的情況下,iPhone16e並非旗艦體驗,影像、性能、充電、續航、解鎖等,相較於安卓旗艦都不能形成優勢。就連一些蘋果用戶也直呼看不懂這款產品,配置閹割,但與iPhone16的價格差距並未明顯拉開,128GB版本的iPhone16官方售價爲5999元。然而在拼多多“百億補貼”後,它的價格已經降至4698元,只比iPhone16e起售價貴200元,那蘋果用戶沒有理由不選iPhone16。

但如果站在蘋果角度看,iPhone16e並非完全是“雞肋”,未來可能更有利於它的AI戰略落地,也就是Apple Intelligence。從價格上看,如果加上最高500元國補的話,iPhone16e直接把用戶使用蘋果AI的門檻,從之前的6000元檔降到了4000元檔,凸顯出了蘋果AI的下沉策略。

過去一年,AI能力已經成爲華爲、小米、OPPO、vivo和榮耀等國產手機廠商的關鍵賣點,而蘋果AI遲遲沒有在國內推出,成爲限制其銷量的一大阻礙,再加上蘋果飽受詬病的創新能力,iPhone去年在中國的出貨量大跌17%。如何拯救在華銷量,已經成爲令蘋果管理層頭疼的事。

在近期和阿里達成合作後,蘋果在中國推出AI功能終於有了眉目,但尚無明確時間表。

過去一段時間,華爲以及除小米外的一衆國產安卓手機憑藉開放姿態,已經紛紛接入DeepSeek。而在用戶側,也已經體驗了包括DeepSeek在內的多款AI應用,對AI的期待值無疑變得越來越高。未來蘋果與阿里合作落地的“蘋果智能”,能否達到中國用戶的預期,依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