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2025賽季中超聯賽拉開序幕,這也是中足聯正式成立後首屆“管辦分離”的中超聯賽。值得玩味的是,揭幕戰申花交鋒亞泰的比賽蔣聖龍疑似紅牌未判,國安客場挑戰雲南玉昆的比賽也出現兩張爭議紅牌,引發網友激烈討論。

2025賽季中超聯賽開幕式在上海體育場進行。
在筆者看來,中超首輪率先進行的兩場比賽,就產生了關於裁判判罰準確性的巨大爭議,本身就是一種壓力測試。顯然,“管辦分離”後的首屆中超聯賽,中國足協與中足聯的職責邊界與協作機制需要時間磨合完善,“前臺運營、後臺監管”的分工模式,更亟需高效科學的溝通協作機制。
中超首輪,爭議判罰露出苗頭
上海申花主場交鋒長春亞泰的新賽季中超揭幕戰,傷停補時階段,申花隊員朱辰傑的頭球攻門導致吳亞珂撲救脫手,蔣聖龍上搶時略顯魯莽,一腳結結實實踩在吳亞珂小腿上。這個疑似紅牌的動作,引發視頻助理裁判VAR介入,但當值主裁判李海新在觀看回放後,否決了VAR的紅牌判罰建議,只是給了蔣聖龍一張黃牌。

蔣聖龍的踩踏引發VAR介入。

當時裁判李海新只亮黃牌,和VAR介入理由之一的“遺漏紅牌”出現規則解釋的衝突。
躲過一劫的申花,在補時階段最後一分鐘上演絕殺,最終以2比1戰勝長春亞泰拿到開門紅。亞泰主帥謝暉賽後直言:“運氣不在我們這邊,蔣聖龍的犯規如果是紅牌的話,可能比賽結局就不一樣;貝里奇被判越位的進球也就差幾釐米。其實,我們今天的表現,能配得上一分。”
另外一場雲南玉昆與北京國安的比賽中,金哨唐順齊最後時刻的執法,同樣引發不小質疑。第98分鐘,趙宇豪防守時一個蹬踏動作踢到方昊的腳尖,唐順齊再出示一張黃牌,兩黃變一紅將趙宇豪罰下。僅2分鐘之後,柏楊在對抗中從身後頂倒恩裏克,兩黃變一紅被罰下。總體來看,唐順齊的執法尺度有些過於嚴苛,兩位犯規隊員並不存在主觀惡意,但當第一張紅牌產生後,唐順齊找平衡的用意非常明顯。

雲南玉昆的紅牌。

北京國安的紅牌多少有點“找平衡”的感覺。

中超揭幕戰戰報下的最高贊評論。
“醜陋!直接頒獎吧,這判罰直接影響比賽結果了,說句不好聽的,賽季末亞泰要是因爲這場比賽丟掉的分數降級,都沒地方說理去。”作爲山東球迷的 Fighting1,就申花、亞泰之戰主裁判的爭議判罰發表看法,贏得9000多次點贊,成爲最高贊評論。
另一場比賽的兩張紅牌,也引發網友調侃:“唐順齊會做人,最後給柏楊紅牌,既安撫了雲南球迷,又安撫了國安球迷(編者注: 部分國安球迷認爲柏楊踢得一般,罰下反而是利好)。”
明確分工,裁判依舊足協掌舵
在中足聯成立之前,中國足協大權獨攬,但這樣的職業聯賽管理體制機制十分不健全。中國足協對職業聯賽“管、辦、督”不分,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權力過於集中,缺乏制約監督,導致職業聯賽問題叢生,既影響了聯賽健康發展,又形成了滋生腐敗的溫牀。

1月23日,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聯合會第一屆會員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新華社記者 陶希夷 攝
1月23日,中足聯第一屆會員大會在北京召開,標誌着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正式落地實施。職業聯賽管辦分離改革的目標方向,是要把職業聯賽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監管權與運營權分開,關鍵是釐清中國足協與中足聯的職責定位,防止工作“越位”“缺位”。
中足聯負責人透露,如今中國足協、中足聯進行了比較明確的分工。中國足協擁有職業聯賽的所有權和監管權,將職業聯賽管理政策制度制定權限授予中足聯,不再參與職業聯賽組織運營,主要通過對中足聯制定的職業聯賽管理重要政策制度進行備案審覈、負責職業聯賽糾紛解決等方式,實現對職業聯賽的行業監管。

1月9日,江西足協代表萬國慶(左一)在大會上發言。 當日,中國足球協會第十二屆會員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新華社記者 胡星宇 攝
中足聯擁有職業聯賽的經營權、運營權和收益分配權,以會員形式加入中國足協,在中國足協授權下,負責組織和運營中超、中甲、中乙三級職業聯賽,包括負責制定職業聯賽發展規劃、擬定職業聯賽規模和升降級制度、開展職業俱樂部註冊和准入、職業球員註冊和轉會、紀律處罰等職業聯賽有關工作。
其實,在職業聯賽中,裁判的公正、公平和公開以及技術專業能力的提升,同樣十分重要。根據中足聯發言人的表態,“爲保持裁判工作的獨立性和公平性,學習借鑑國際經驗,並在充分徵求職業俱樂部意見的基礎上,明確職業聯賽的裁判員選派、評議和處罰等管理工作仍由中國足協負責”。
未雨綢繆,蝴蝶效應不容忽視
在筆者看來,中足聯正式成立、職業聯賽實現“管辦分離”後的首屆中超聯賽,在首輪就上演巨大的判罰爭議,既給未來裁判判罰尺度的統一敲響警鐘,更對處於臺前的中足聯、幕後的中國足協給出提醒:職業聯賽雖然實現了“管辦分離”,但在裁判爭議判罰的問題上,不能踢皮球“搞分離”,而是要形成合力、探索路徑,甚至要爲未來裁判委派的體制機制改革進行有益探索。

謝暉賽後對爭議判罰表達了個人看法。
不管是蔣聖龍逃過疑似紅牌後申花讀秒絕殺,還是北京國安、雲南玉昆遭遇嚴苛紅牌,這樣的爭議判罰都引發了外界對中超聯賽裁判執法能力、聯賽公正性、比賽公平性的熱議甚至質疑。眼下還只是第一輪聯賽,單場比賽的爭議不會引發更大的“輿情”,但如果“管辦機構”都熟視無睹,任由類似爭議判罰不斷出現,極可能放大積分差距的偶然性,甚至早早埋下“中國足協保送某某隊奪冠”的網絡輿情隱患。
自國內足球職業聯賽誕生以來,“黑哨”“官哨”“昏哨”一直備受抨擊,中國足球裁判常常處在輿論風暴之中,揹負種種罵名。如何改變這種局面?新一屆的中國足協正在嘗試新舉措,2024賽季的中超聯賽,以往“封閉”的內部裁判評議開始打破藩籬,允許俱樂部申訴、接受外界監督,公開過程和結果。新華社曾這麼點評——“至少現在能看到,昔日諱莫如深的中國足球裁判界,正努力打開‘天窗’,讓外面的光照進來。”

李海新作爲裁判代表宣誓。
2025賽季,中超聯賽改由中足聯來運營,但裁判委派和評議依舊由中國足協負責。這也意味着,今年開始躲在幕後的中國足協,依舊要爲爭議判罰承擔責任。就中超首輪這兩場比賽的爭議判罰來看,不同裁判對於“魯莽動作”與“故意傷人”的界定顯然沒有統一標準,中超部分裁判的業務能力以及權威性已遭網友的強烈質疑。
原本,裁判爭議本身就是足球運動的一部分,但這並不是主管部門不作爲的理由。以中超第二輪爲例,首輪同樣遭遇爭議判罰的申花、國安將聯袂上演“京滬大戰”,不出意外,這兩支球隊也是2025賽季中超聯賽的奪冠熱門隊伍。

2025賽季中超聯賽開幕式在上海體育場進行。
如此備受矚目的焦點大戰,相關裁判的判罰自然充滿壓力,判罰不僅直接關乎球隊利益,甚至還會早早對中超奪冠懸念造成致命影響。作爲中國職業聯賽的管、辦兩大機構,需要未雨綢繆,加強溝通,形成合力,儘量降低爭議判罰出現的概率,避免“蝴蝶效應”的早早出現。
原標題:觀察:中超首輪的爭議判罰,再次把中國足協、中足聯的微妙關係,擺上桌面?
欄目主編:陳華 文字編輯:陳華 題圖來源:海沙爾 圖片來源:海沙爾
來源:作者:爲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