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拉扯,就當特斯拉準備進軍印度時,意想不到的反對者出現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政府效率部”(DOGE)負責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CEO)馬斯克日前接受了美國媒體的聯合採訪,兩人在採訪期間互相讚美,不過一旦涉及印度的關稅,特朗普立馬換了一副表情,把“槍口”直對馬斯克,兩人間的分歧顯現。
特朗普表示,特斯拉爲規避印度的高關稅而在當地建廠對美國“不公平”,全世界國家都在通過關稅“佔美國便宜”,特斯拉“不可能在印度賣出汽車”。在場的馬斯克也未多作解釋,只是表示贊同特朗普關於“印度關稅過高”的觀點,並強調“關稅應確保公平競爭環境”。
特朗普在發表此番言論前不久,剛剛在白宮接待了到訪的印度總理莫迪。莫迪急匆匆赴美訪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能夠緩和印度和美國之間的經貿關係。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林民旺研究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以往經驗表明,外交說服工作對特朗普的效果有限,即便事先有所溝通,特朗普也會在認爲有必要的時候發起“貿易戰”,並不會有所顧忌。

特斯拉進軍印度
特斯拉計劃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和最大經濟城市孟買首開門店,正式進軍印度市場。據消息人士透露,目前計劃是在2025年第三季度開始銷售。特斯拉已在2月17日在領英發布招聘廣告,在當地招募13個客服和後臺支持崗位。
早在2016年,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有意進入印度市場,無奈印度的高關稅成爲了攔路虎。根據印度此前的關稅規則,價值低於300萬盧比(約合25.1萬人民幣)的汽車需要繳納70%的進口關稅,300萬盧比以上的進口車需要繳納100%甚至更高比例的關稅,而特斯拉主力車型價值都在300萬盧比以上。
爲了推動本土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印度政府多次邀請特斯拉到當地建廠,而特斯拉則將降低關稅作爲在印度建廠的先決條件,雙方就此開始了拉鋸戰。
2023年6月,莫迪訪美期間特意與馬斯克會面。馬斯克透露,莫迪正在推動特斯拉在印度進行重大投資,並稱這也是“特斯拉打算做的事情”,但雙方需要找到合適的時機。
最終在2024年3月15日,印度政府出臺了優惠政策,表明從即日起爲投資至少415億盧比(約合34.7億元人民幣)、並在3年內啓動在印度生產的電動汽車製造商提供關稅優惠。
根據規定,任何定價約在3.5萬美元以上的進口電動汽車在5年內只需繳納15%的關稅。不過,每家承諾在印投資的車企,每年最多隻能以優惠稅率進口8000輛,5年總計4萬輛電動汽車,對於優惠條件,特斯拉似乎並不滿意。
馬斯克本計劃在2024年4月下旬到訪印度並與莫迪會面,宣佈在印度投資20億至30億美元建廠。不過,馬斯克卻在最後一刻宣佈取消印度之行,原因是特斯拉“業務十分繁忙”。而一週後,馬斯克突訪中國,讓印度感到震驚和不滿。
自相矛盾
雖然遭遇挫折,但印度並未放棄發展電動車產業。同時隨着特朗普第二任期的開啓,馬斯克成爲了特朗普身邊的“紅人”,無論從經濟還是政治因素,印度都希望再爭取一下馬斯克。
莫迪於2月12日至13日到訪美國,成爲特朗普在白宮接待的第一批外國領導人。在訪美前,莫迪指示將價格超過4萬美元的高端汽車關稅從110%降至70%,爲兩人會面做鋪墊。2月13日,莫迪在華盛頓與馬斯克進行了會晤。莫迪表示,雙方討論了太空、汽車、新興技術和創新等議題。
對於馬斯克和特斯拉來說,進入印度市場依然還是優先事項。由於面臨包括同行激烈競爭,特斯拉在2024年經歷了10年來首次全球銷量下滑。進入2025年,因爲馬斯克的爭議言論,導致特斯拉1月份在歐洲的銷量進一步下滑。
儘管印度當前是全球第三大汽車市場,但電動汽車銷量的佔比十分之低,2023年僅售出約10萬輛,電動車滲透率不足8%。這也意味着電動車在印度擁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據預計2030年,印度電動車需求將達到100萬輛。
特斯拉並不滿足於時下的關稅讓步。如今,特斯拉已經在印度着手尋找土地,以建立電動汽車製造廠,從而引發了上文中特朗普的強烈反彈。
這也意味着馬斯克要帶領特斯拉進軍印度,除了要“擺平”印度外,更需要在美國國內做出合理解釋,爲何企業的行爲與“美國第一”政策的產生了直接的利益衝突。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