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凌晨,張志磊與卡巴耶爾的WBC過渡拳王金腰帶之戰在沙特利雅得打響。經過6回合激戰,張志磊體能不支,在卡巴耶爾連續的身體擊打後遭遇TKO。
這是張志磊職業生涯第一次在12回合內被終結,但以42歲的高齡依然奮戰在世界頂尖行列,張志磊無疑算得上雖敗猶榮。

42歲的張志磊與比自己小10歲的對手不斷拼拳。
職業生涯第一次遭遇TKO
本場比賽備受中國拳迷關注,這是張志磊自去年6月2日暴力KO維爾德後再度登臺,他面對的是來自德國的不敗拳手卡巴耶爾,原則上,勝者將擁有挑戰該組織世界拳王烏西克的資格。
卡巴耶爾此前保持着25場全勝,其中17場KO,最近兩場比賽連續擊敗馬赫穆多夫和桑切斯兩位名將,勢頭正盛,32歲的他被認爲是重量級世界冠軍的熱門人選,賽前外界也都更看好年輕了近10歲的卡巴耶爾。
比賽從第一回合開始雙方就火力全開,互有命中的情況下,張志磊的出拳更重,擊打效果更爲明顯。
第二回合,卡巴耶爾更加主動,頻頻使出自己的殺手鐧——擊腹拳,在連續擊打後,張志磊的右側肋部皮膚已經呈現一片紅色。之後的兩個回合,卡巴耶爾繼續壓迫張志磊,張志磊在場面上處於下風。
第五回合,在一次拼拳中,張志磊擊倒卡巴耶爾,但體能下降的他未能繼續追擊,該回合末段,緩過勁的卡巴耶爾再次搶回主動權。
第六回合,張志磊體能已經完全衰竭,未能扛住卡巴耶爾的連續身體擊打,癱倒在地,裁判讀秒後,張志磊無法堅持,被判TKO失利。
這場比賽的進程出乎很多拳迷的預料,張志磊是目前重量級最出色的重炮手,他之前僅有的兩次失利是點數負於赫爾戈維奇和帕克。那兩場比賽中,張志磊都曾擊倒對手,最終因爲後半程體能下降才遭遇點數失利,但這一回,張志磊卻在自己擅長的前半程被TKO。

張志磊第六回合被擊倒後再也無力堅持。
張志磊燃盡了最後一滴油
覆盤比賽,張志磊此役始終沒有進入到自己的節奏中——在卡巴耶爾的連續輸出下,張志磊的體能比過去消耗得更快,從第四回合開始已經出現掉手(無法保持拳架)的情況。
另一個致命的問題在於,比賽沒有在張志磊喜歡的距離下進行。過往他都更習慣於打中遠距離,但本場比賽卡巴耶爾的近身纏鬥讓張志磊很難發揮,而通過移動和拳速上的優勢,卡巴耶爾讓張志磊捱到了最多的重擊。
必須承認,張志磊已經拼到了極限,最後兩個回合卡巴耶爾每次命中後,張志磊的表情都頗爲痛苦,連續遭遇擊打也打亂了張志磊的呼吸。
但他還在咬牙堅持,甚至通過一次孤注一擲的拼拳放倒了對手。比賽結束後第一時間,坐在自己邊角的張志磊已經戴上了氧氣罩。
失利固然讓人惋惜,但對於一個已經42歲的拳手而言,張志磊在這場比賽中已經燃盡了油箱裏的最後一滴油,他清楚這一場比賽的意義,“我的目標是世界拳王金腰帶,但首先得拿下這場比賽,贏了我就離目標更進一步,輸了就一切都沒有了。”
在高度商業化的職業拳壇,高齡選手本就不受青睞,更何況張志磊是一個來自東方的拳手,倘若輸掉這場比賽,可能再難回到爭冠的軌道上,從比賽敲定的那一刻起,張志磊就在玩命地訓練。
可以說,他已經傾其所有,而這場比賽又一次詮釋了“拳怕少壯”的道理,也讓我們看到了競技體育殘酷的一面。

張志磊第五回合曾經擊倒卡巴耶爾。
無愧成爲中國職業拳擊的大旗
張志磊的失利,讓無數守候在直播間裏的中國拳迷爲之傷心,但這一次沒有指責,大家感到的更多是惋惜,還有心痛,其中一位拳迷的表達頗具代表性,“張志磊這些年過得太苦了。”
張志磊參加了兩屆奧運會,2014年轉職業的時候已經32歲,要知道他在里約奧運會上的對手約書亞在27歲的時候已經是世界重量級拳王了。
進入職業拳壇之初,因爲在美國市場沒有什麼名氣,雖貴爲奧運銀牌獲得者,張志磊的首場職業比賽只賺了7500美元出場費。此外,受限於第一家經紀公司的不作爲,張志磊職業拳擊生涯的前6年並沒有太多重量級的比賽可打,但張志磊沒有放棄,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曾經爲了省下200美元,張志磊想處理眉弓傷口的拆線都捨不得去醫院,只能交給合作伙伴李茂沛代勞。2021年與福雷斯特的比賽之後,張志磊在休息室裏一頭栽倒,被救護車送往醫院,事後被診斷爲腎衰竭和電解質紊亂,張志磊自己回憶,“我第一次感受到離死亡那麼近。”
相比早年間經濟上的壓力和比賽的艱難,孤獨更是一直縈繞着張志磊,他自己在採訪中談道,在美國那麼多年,除了身邊的幾個人(團隊成員),其實沒有什麼朋友,
“別看我在這裏(美國)待了那麼久,基本和社會是隔絕的,每天就是從家到訓練館,從訓練館再回家。” 在這種近乎封閉的狀態下,直到現在,張志磊也不太會說英語,複雜的交流都靠李茂沛做翻譯。

張志磊被對手多次擊打腹部。
媒體曾多次詢問張志磊,爲什麼要走這樣一條艱難的路,張志磊每一次的回答都很清晰——我要追尋自己的夢想,“那些老外不認爲一箇中國人在職業拳壇能有所作爲,我就要證明給他們看,中國人能行。”
爲了這個夢想,張志磊長年漂泊在外,未能盡孝是他最大的遺憾,“這些年父母相繼去世,沒有陪在他們身邊,也沒有見上最後一面……”
2017年農曆九月的一天,張志磊和往常一樣起牀去訓練,大概7點鐘,他接到了哥哥從國內打來的電話,電話裏哥哥說,“回來吧,媽媽走了。”當時張志磊什麼行李都沒帶,一個人奔往機場,定了最早的航班,11點鐘從美國出發,經歷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後落地北京,之後又坐高鐵趕往鄭州,到站後還有幾個小時的車程,回到老家周口市沈丘縣時已經是凌晨2點。
張志磊始終記得母親生前和自己說得最多的話,“母親總是說,‘兒子,別再外面飄了,回來吧。’我也反覆告訴她,‘再打兩年,我就回來了,哪也不去了,一直陪着你們’。”然而承諾再也沒有機會兌現。
時至今日,已經42歲的張志磊還在大洋彼岸打拼,關於自己到底要打多久,他也一直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打吧,直到打不動爲止。”
與卡巴耶爾的比賽失利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我們無從知曉張志磊的下一步會怎麼走,但可以肯定的是,張志磊今天已然走到了中國職業拳擊過去從未觸摸過的高度,他無愧成爲中國職業拳擊的大旗。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 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