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712星期六 5:27am

克里米亞大橋被炸!爲什麼俄軍擋不住?對俄方影響有多大?

由 李樹勇書場 發佈於 熱點

'25-06-04

炸完圖-95轟炸機後,克里米亞大橋又被炸了!按照烏安全局信息,烏特工花費數月時間,在克里米亞大橋水下基座部分,安裝了總計1.1噸TNT當量的炸彈。6月3日凌晨,烏方突然引爆炸彈,嚴重破壞了大橋的底層支撐結構。俄方迅速封鎖大橋,開展檢修工作。從現場視頻來看,大橋的橋面損壞並不大,預計搶修過後依然能部分通車。

其實真要炸橋,烏方有得是手段,比如導彈加無人機飽和式攻擊,就能突破俄軍防空網。可烏軍爲啥要費時費力,派人現場埋炸藥,去炸幾個橋墩呢?鐵路橋、公路橋、轟炸機基地,再到克里米亞大橋,烏軍特工接連得手,對俄影響究竟有多大?


如果說此前俄後方基地遇襲,是俄軍大意失荊州,懈怠了。那這回克里米亞大橋,俄軍和情報部門真就沒法找任何藉口,再甩鍋推脫了。畢竟大橋靠近俄烏前線,此前也遭受過多輪攻擊,理應早就成爲俄軍重點保護對象。結果烏特工居然在俄方眼皮底下,謀劃運營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最終還成功實施了炸橋計劃。烏克蘭此番炸橋,至少有三大意義:

一是,警告俄羅斯,烏克蘭要真想炸克里米亞大橋,俄方招架不住。早在2024年初,烏安全局局長馬柳克就說過,2024上半年就能徹底炸燬克里米亞大橋。結果一直到現在,大橋依然存在。俄內部也就出現了不少輕視、嘲笑烏克蘭吹牛被打臉的聲音。烏方測算過,只需要12枚左右的德國“金牛座”導彈,就能讓大橋報廢。如今德國已解禁導彈,再加上英法的“風暴陰影”,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等等。可以說,烏方有許多方法能摧毀克里米亞大橋。


可烏方放着一大堆手段不用,卻選擇了派特工水下埋炸彈,這是爲啥?關鍵就是想告訴俄方,我用難度係數最高,最容易失敗的方式,都能得手,你俄軍拿什麼來守橋?可以說,烏方此次行動,並不在意橋樑損失多大。更關鍵的戰略目標,是“攻心”,進一步打擊俄軍士氣,讓俄內部出現混亂。


二是,干擾俄軍後勤補給線,同時提振烏軍士氣。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後,第一大工程就是克里米亞大橋。通車當天,普京還親自開車走了一遍。對俄方來說,大橋象徵着“收復故土”的大國榮耀。但對於烏克蘭來說,大橋就變成了“國土淪喪”的恥辱性標誌。烏方如今對克里米亞大橋的每一次成功打擊,都能提振民衆與軍隊的抗爭士氣。


與此同時,克里米亞大橋也是前線俄軍的核心補給線。鐵路可以用來運輸大型裝備和大規模部隊,公路則能用於日常的機動化資源調度。克里米亞大橋被炸燬,俄軍就少了一條補給線。

三是警告俄羅斯,搞特種作戰,烏方有的是牌可打。俄烏和談陷入拉鋸狀態,美俄共同認爲烏克蘭無牌可打了。結果呢?烏軍特工通過連續的,震驚全球的特種作戰行動,硬是爲自己創造出了戰略威懾牌。


從無人機襲擊莫斯科,到俄方高層將領被刺殺,普京座駕直升機被圍攻,再到如今三座補給線樞紐橋樑被攻擊,大量戰略轟炸機被摧毀等等。面對烏方的特種作戰,俄羅斯顯得束手無策,難以招架。如今俄烏雙方都需要軍事戰果,來讓後續談判佔優。對烏克蘭而言,既然正面戰場難以取得突破,那就在敵後戰場做文章,一樣能取得談判籌碼。


更爲關鍵的是,烏軍開展大規模滲透作戰,也能讓俄本土感受戰火的恐懼,以此來施壓普京,推進停火。如今,俄羅斯人已經深切感受到,即便身處後方,也不一定安全了。最危險的敵人並不在俄烏前線,而是有可能就隱藏在自己身邊。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