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8月3日消息,近日,有多位家長在社交平臺發帖稱,奶粉、紙尿褲和輔食等母嬰產品出現漲價。她們向紅星資本局列舉稱,貝因美、至初、babycare和幫寶適等品牌的部分產品價格上浮,從10元到60元不等。
有家長表示,奶粉和紙尿褲都是育兒“剛需”,嬰幼兒適應一款產品後,很難更換別的品牌,只能接受漲價。
對於“漲價”傳聞,8月3日,多家品牌電商旗艦店客服回覆紅星資本局稱,不同時期的促銷活動機制、力度不同,價格會有所波動。貝因美和babycare品牌實體店則表示,近期沒有接到漲價通知。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奶粉、紙尿褲等產品,在電商平臺、實體店以及第三方渠道上價格均有差異。乳業分析師宋亮表示,母嬰行業渠道分化嚴重,價格體系較混雜,品牌線上線下價格均不相同,過去幾年,奶粉行業出現“價格戰”,當前市場正處於價格體系修復階段。
家長稱奶粉、紙尿褲等母嬰產品漲價
從10元到60元不等
在社交平臺上,有家長髮帖稱,近期有不少母嬰產品出現價格上漲的情況,包括奶粉、紙尿褲、輔食和奶瓶等。
8月3日,來自福建的陳女士(化名)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其7月17日在拼多多平臺購買了貝因美奶粉(愛加1段),原價爲230元/罐(共計950g),加上平臺和店鋪優惠後實際支付191元。到了8月1日,她打算再次購買同款產品時發現,價格已經上漲到了269元。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陳女士稱,自己長期購買該款奶粉,不算上平臺店鋪優惠,一罐也漲了39元,漲幅十分明顯。
另一位來自江蘇的王女士(化名)告訴紅星資本局,她一直在實體母嬰店購買a2至初奶粉,7月底,實體母嬰店老闆在朋友圈發佈消息稱,“8月份開始,至初全系列漲價10-15元/聽。”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除了奶粉,還有家長表示,紙尿褲的價格也有部分上漲。8月3日,來自上海的劉女士(化名)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她在電商平臺購買的babycare紙尿褲漲價了,此前的價格約爲257元(34片*2),如今同規格的價格上漲到了318元,漲幅爲61元。
劉女士稱,天貓旗艦店客服解釋此前的價格爲“618大促”優惠,優惠結束後價格上浮。但劉女士表示,孩子出生至今7個月一直使用該款紙尿褲,平時也會在優惠節點下單,價格不會差很多,漲幅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見。她只能接受漲價:“奶粉和紙尿褲都是育兒‘剛需’,嬰幼兒適應一款產品後,很難更換別的品牌。”
還有家長提到,幫寶適、蘇菲尤妮佳拉拉褲的價格也在8月出現上漲的情況,價格漲幅在10元-40元之間。
此外,紅星資本局注意到,有家長稱,英氏的輔食如果泥、海格恩(hegen)的奶瓶也出現不同程度的價格上漲。
在“漲價”傳聞之外,也有家長告訴紅星資本局,自己購買的奶粉並未漲價;還有家長稱,漲價時間並不是最近,而是7月初。
品牌店鋪回應:促銷活動不同
專家:母嬰行業渠道分化、價格體系混雜
對於“漲價”傳聞,8月3日,多家品牌電商旗艦店客服均對紅星資本局表示,不同時期促銷政策活動不同,並非刻意漲價。
貝因美淘寶旗艦店客服回覆稱,貝因美沒有漲價,店鋪在不同時期活動不同,價格上也會略有差異。
陳女士提到的奶粉購自拼多多平臺貝因美嬰兒奶粉旗艦店,該店鋪客服回覆稱,此前的價格是百億補貼優惠政策,現在恢復了原價。
此外,上海、杭州的兩家貝因美線下專賣店也向紅星資本局表示,沒有收到漲價通知。
a2至初奶粉淘寶旗艦店客服也表示,不同時期促銷活動機制、力度不同,價格會有所波動。當紅星資本局詢問線下實體店價格上調10-15元時,客服表示,對實體店情況不太清楚。
紅星資本局致電中億孕嬰成都某門店,店員表示a2至初奶粉線下價格沒有上調,並提到不同奶粉品牌活動優惠力度不一,價格也不同。
8月3日,乳業分析師宋亮向紅星資本局表示,母嬰行業渠道分化嚴重,價格體系較混雜,品牌線上線下價格均不相同,大部分產品線上價格比線下低出不少。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奶粉、紙尿褲等產品,在電商平臺、實體店以及第三方渠道(外賣平臺)上價格均有差異。
如劉女士購買的babycare紙尿褲,阿里巴巴旗下比價平臺“一淘APP”的價格曲線顯示,618時價格最低,爲230元(34片*2),雙11時價格爲290元,如今售價318元。
實體店價格又不相同,成都一家babycare實體店店員表示,線下門店價格常年爲固定價,近期沒有漲價,並且與線上規格不同,門店沒有34片的包裝售賣。外賣平臺顯示,各種優惠後,38片的價格爲143元。
對於母嬰產品“漲價”的說法,宋亮稱,以奶粉行業爲例,過去幾年,奶粉行業出現“價格戰”,國產奶粉價格普遍下行,對比2019年和2024年的部分國產奶粉價格可以看到,價格近乎“腰斬”。而當前市場正處於價格體系修復階段,價格正迴歸理性,有部分企業正通過推出新品的方式來提價,並嚴格控貨、控價,是行業逐步向好發展的趨勢。
紅星新聞記者 強亞銑
編輯 餘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