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請知悉。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丨小豆包
早上刷手機,看到朱龍廣老師去世的消息,86歲。朋友圈刷屏的都是那張熟悉的、寶相莊嚴的“如來佛祖”劇照。

說實話,我心裏有點不是滋味兒,堵得慌。

著名演員六小齡童發文哀悼:一代影、視、劇藝術大家朱龍廣老師於2025年8月2日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86歲,永遠的“如來佛祖”,無限的哀悼與思念。

佛祖演得好,深入人心,這沒得說。但你要問我對朱老爺子印象最深的是啥?坦白講,真不是那蓮花座上的金光閃閃。反倒是他年輕時演的那個角色——那個爲了拍戲,敢從兩層樓高的樹上往下跳,生生摔裂了腿的民兵隊長,高傳寶。

對,就是《地道戰》裏那個。
1965年,26歲的朱龍廣被導演任旭東相中了。爲啥?濃眉大眼,一米八二的大個子,往那一戳,嘿,活脫脫一個頂天立地的民兵隊長坯子!可演戲這事兒吧,光有“坯子”哪夠啊?你得往裏填血肉,填魂兒。

演英雄的代價,有時候真得拿血肉去換。
電影裏有這麼個鏡頭:高傳寶得從一棵老高的楊樹上跳下來,追敵人。那樹,兩層樓高!年輕氣盛的朱龍廣,咬咬牙,跳了第一次。導演任旭東在下面看着,搖搖頭:“不行,感覺沒到位,再來一條!”行,那就再來!朱龍廣心一橫,第二次鉚足了勁兒往下跳…結果?“咔嚓”一聲脆響,右腿關節,當場就摔裂了。

後來有人問起這事兒,老爺子估計也就擺擺手笑笑過去了。可你想想,那鑽心的疼啊!那會兒可沒現在這麼多保護措施。這份爲了角色豁出去的“狠”勁兒,像不像燒刀子酒?夠烈,夠嗆,也夠讓人記住一輩子。這,纔是他骨子裏的硬氣,比啥金身都實在。

現在想想,那時候拍戲,真叫一個“窮開心”。
劇組裏,真正的八一廠專業演員,就張勇手老師(演趙區長)、劉江老師他們四個,朱龍廣他們一大幫子人,都是從“烽火文工團”拉來的“外援”。

張勇手老師
張勇手老師後來回憶說,自己那會兒三十出頭,朱龍廣才26,一羣愣頭青,啥條件也沒有,就靠着一股子“想把戲拍好”的心氣兒,硬是憋出了這部《地道戰》,火遍了大江南北,成了幾代人的記憶。那種純粹,現在想想,稀罕得讓人鼻子發酸。

劉江老師
老搭檔張勇手老師得知朱老走了,聲音沉甸甸的:“太突然了……他這個人,對工作,那是真認真、真熱情、真較真兒。” 您聽聽,這樸樸實實的幾個“真”字兒,比啥華麗的悼詞都重,都暖。
所以啊,朋友們,咱以後再想起朱龍廣老爺子,別光雙手合十唸叨“佛祖保佑”。

多想想那個爲了一個鏡頭,敢把自己摔傷的愣頭青漢子;多想想那個會蹲在老戰士身邊,像個小學生一樣記筆記的用心演員;也多想想,他和一羣同樣熱血沸騰的夥伴,在要啥沒啥的年月裏,是怎麼給我們“醃”出《地道戰》這罈子歷久彌香的“老鹹菜”的。

真正的角兒,從來不是飄在雲端的佛,而是紮在泥土裏的根,是混着汗水和一點血性,在歲月裏熬出來的醇厚滋味。
朱老爺子,您演的高傳寶那聲衝鋒號,咱記着呢。您老,一路走好。

下次再刷視頻,要是碰巧劃到《地道戰》那黑白的、晃動的畫面,別急着划走。停下來,看個五分鐘。看看高傳寶怎麼鑽地道,怎麼打鬼子,特別是,看看他那股子勁兒。英雄會老,但高傳寶不會。這,大概就是咱對朱老爺子,最實在的念想了吧?
更多熱點速報、權威資訊、深度分析盡在北京日報App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絡,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均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衆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觀衆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