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航母不修了?俄羅斯或將放棄“庫茲涅佐夫”號

由 書房點兵 發佈於 熱點

'25-07-11

據俄羅斯《消息報》7月11日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復其唯一現役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目前,該航母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已暫停,俄羅斯海軍和聯合造船集團的代表近期將就其命運作出決定。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於1991年服役,是俄羅斯海軍的標誌性艦艇。2016年,該航母參與了敘利亞反恐行動,但表現並不理想,出現了多架艦載機墜毀等事故。此後,該艦於2017年開始進行大規模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原計劃於2022年恢復服役,但因技術、資金等問題,維修工作屢屢受挫。期間,該艦還遭遇了浮動船塢沉沒、吊機砸穿甲板、多次火災等事故。

從技術層面看,該艦設計於上世紀80年代,動力系統可靠性不足,艦體結構因多次事故嚴重受損。俄羅斯科學院研究員伊利亞·克拉姆尼克直言:“即使勉強修復,其壽命也難以延續至2040年,10年後將年滿50歲,維護成本遠超新建一艘航母。

從戰略層面看,俄羅斯海軍正經歷從遠洋到近海的轉型。蘇聯時期,航母是“大炮鉅艦”戰略的核心,但如今俄羅斯更依賴核潛艇和中小型艦艇執行近海防禦與戰略威懾任務。太平洋艦隊前司令謝爾蓋·阿瓦基揚茨認爲:“傳統航母的高脆弱性和高成本已失去現實意義,無人機與導彈系統正在取代其地位。

目前,俄羅斯海軍面臨兩難選擇:若拆解“庫茲涅佐夫”號,將失去唯一航母,遠洋作戰能力進一步萎縮;若繼續修復,則需投入巨資,且技術風險極高。克拉姆尼克建議:“應結合該艦經驗建造新航母,俄羅斯具備建造能力,但需優先解決資金與船塢設施問題。”

然而,現實更爲殘酷。俄羅斯經濟受制裁影響,軍費優先投向核武器與高超音速導彈領域,航母修復預算被一再壓縮。與此同時,北約在黑海與波羅的海的軍事壓力持續升級,俄羅斯海軍亟需將資源集中於近海防禦體系。

如果“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放棄修復,俄羅斯將成爲聯合國五常大國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這一決定不僅影響俄羅斯海軍的遠洋作戰能力,也可能引發其在國際軍事舞臺上的戰略調整。"庫茲涅佐夫"號的命運,折射出俄羅斯國力的現實困境。今天的俄羅斯,顯然已無力維繫蘇聯時代的遠洋雄心。未來,俄海軍或將更依賴核威懾與區域防禦,而非全球航母編隊。這一轉變,或許正是大國興衰的縮影。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