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稀土復興:五角大樓和民間不怕砸錢,能否動搖中國主導地位?

由 木春山談天下 發佈於 熱點

'25-07-12

木叔這篇國際評論,來分析美國官方和企業砸錢十多億美元,要發展稀土。

7月11日,五角大樓承諾向美國唯一一家稀土企業MP Materials 注資和貸款5.5億美元,成了第一大股東。這家企業搖身一變,成了一家公私合營的稀土公司。該公司CEO直言:這種情況前所未有。

除美國政府外,摩根大通和高盛等知名企業也承諾對此投資10億美元。

換句話說,美國官方和民間不怕花錢,正在集中全力拓展美國自己的稀土產業鏈,第一槍已經打出去了,開弓沒有回頭箭,五角大樓顯得雄心勃勃。

美國人關注的是後續:到底能不能撼動中國在全球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

木叔注意到,答案兩極分化。

曾經參與創立PayPal的科技大佬羅德·馬丁稱美國政府的做法爲“妙招”。

他在社交媒體發文指出,從卡特政府開始,美國對中國的依賴越來越深。如今終於醒悟了。

他表示,美國可以輕鬆滿足全球85%的稀土需求,但因爲種種原因,美國此前不願開採稀土,這才讓北京成爲全球領導者。

但他認爲,隨着五角大樓成爲稀土行業的主要投資者,未來美國將“不再需要乞求中國”。

一些專家們對此持謹慎態度:

認爲現在判斷五角大樓的強硬舉動對中國和世界的影響還爲時過早。

而對美國稀土產業的嚴峻挑戰包括技術、金融和地緣政治。

一個關鍵的挑戰在於美國唯一一家稀土企業依賴中國的加工能力。持有該企業9%左右股份的盛和資源是一家部分國有的中國公司,將在美國開採的稀土礦運到中國加工提煉。

五角大樓的投資旨在美國國內建設生產和提煉設施、來打破對中國的依賴。但提煉需要複雜的化學工藝、更高的資本投資和熟練的勞動力,以提供自給自足的供應鏈。

這代表着一場賭博,押注美國的創新,以挑戰中國在稀土領域根深蒂固的主導地位。

另外一個悖論是:儘管特朗普大力推動美國國內的稀土產業發展,但他對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懷疑可能會抑制稀土需求。這是稀土一個重要的應用場景。預計到2030年美國電動汽車銷量每年僅增長10%,對稀土的需求顯然並不特別高。

無論如何,五角大樓和高盛等美國企業的稀土投資,標誌着美國的戰略轉變,在中美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以保護美國的國防和工業基礎,同時塑造技術和軍事力量的平衡。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