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外長蘇傑生準備訪華之際,印度國內有識之士大罵莫迪,拖了金磚上合的後腿。
上合外長會舉行在即,印度外長蘇傑生也趁着這個機會,籌備自己五年來對中國的首次訪問,爲後續中印高層交往“打頭陣”。
這一消息讓外界多少有些意外,因爲蘇傑生來得比預期要早,他先到北京,專程與中方外長舉行雙邊會談,討論中印關係中的一系列複雜議題,然後纔去天津出席上合會議。

【蘇傑生訪華,先來北京舉行中印外長會談】
隨後消息人士放風稱,接下來印度還會邀請中方外長回訪,與莫迪的國家安全顧問討論實控線問題。
除此以外,蘇傑生結合與會訪華,不排除是爲莫迪出席上合領導人峯會做鋪墊。
我們也知道,之前上合召開類似會議,莫迪很少親自參加,都是讓蘇傑生出面,不過今年東道主輪到中國,莫迪政府這邊又在尋求與中國逐步改善關係,自然要在高層外交上有所表示,表明自己對中印關係確實很上心。
只是印度從來都是說的比做得好聽,嘴上說要改善,卻還是有所保留。

【這是蘇傑生五年來首次訪問】
歸根結底,莫迪政府是意識到之前的對抗路線已經走不下去了,纔打算“重置”雙邊互動,但對於中印關係的戰略意義,卻還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更建立不起具體的願景,這種靠功利主義驅動的外交,也就談不上長久和穩定。
前段時間,印度一直和上合內部議程保持距離,還公開和金磚“去美元化”唱反調,稱自己無意挑戰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這些我們也都看在眼裏。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提,印度國內的有識之士,正在聲討莫迪政府,批評後者蓄意拖金磚和上合的後腿,重點指出,這兩個組織,是新全球治理體系的核心,體現了國際秩序多極化、全球地緣政治中心“向東轉”的主流趨勢。
結果印度這幾年的表現,與這股潮流顯得格格不入,分外違和。

【印度知名軍事戰略專家Pravin痛批莫迪拖上合、金磚後腿】
要知道,無論是在上合還是金磚,印度都是早期成員,明明有得天獨厚的先發優勢,卻被莫迪政府偏狹的戰略思維給耽誤了。
這幾年下來,印度光顧着和中國搞對立,試圖在“全球南方”爭奪所謂的“主導權”,一度嘗試過自立門戶,邀請發展中國家開會,刻意不請中國,另外還推出了一些多邊合作議程,至今沒成什麼氣候。
印度從來沒意識到,首先,中國是不可能被排除在“全球南方”之外的,其次,在全球南方這個框架下,並不需要印度自詡爲“領導者”,搞地緣政治博弈那一套。
另外更不要說,印度出於意識形態偏見、殖民思維殘留等因素,處處挑動與中國的對立,對於中國參與的多邊議程,一概消極應對,甚至主動靠攏美國的“印太戰略”,企圖在中美之間待價而沽。

【莫迪政府試圖在全球南方搞“爭權奪利”那一套】
可以說,印度只要不改變這種心態,中印關係也改善不到哪裏去。
還有就是,印度把美印關係看得過重,分配了大量的精力,卻註定得不到想要的回報。
印度爲了迎合美印關係,在“全球北方”“全球南方”之間左右橫跳,美其名曰靈活性,實際上把自己的外交戰略搞得不倫不類,這很容易引發內部危機。
因此,對於莫迪政府而言,2026年或許會是無比動盪的一年,偏偏接下來,輪到印度擔任金磚國家輪值主席國。
一個凡事先看美國臉色,美國一施壓,就選擇明哲保身的印度,在這個重要位置上,不要說有所作爲了,能不拖後腿、開倒車就已經是萬幸了。
近期,美國特朗普政府正在對金磚窮追猛打,金磚峯會一過,就迫不及待地找藉口對今年的東道主巴西施壓。

【面對美國施壓,盧拉表現硬氣,印度把姿態擺得很低】
這多少表明,美國已經認定,金磚代表的多極格局,是對“美國優先”的極大威脅。
印度已經爲了讓美國不找自己的麻煩,公開與“去美元化”劃清界限,主動擁護美元地位,特朗普政府也曾喊話莫迪要與金磚“保持距離”。
可想而知,印度這個金磚輪值主席國身份,分外燙手。莫迪一向認爲,特朗普與自己“私交甚篤”,連帶着印度主流輿論,都認定未來這四年,美印關係或許將迎來高速發展,但很可能是事與願違。
也難怪在批評完莫迪政府“拖金磚後腿”後,印度有識之士繼續預言,說特朗普將成爲印度的“噩夢”。
而這都是印度在地緣上“自找的”。明明是個南亞國家,卻把自己的外交重心,錨定在整整隔了一個大洋的美國那邊,這就是標準的捨近求遠。莫迪政府如果還認不清現實,只會陷入更大的困境。
說回這次中印外長會談,營造的積極勢頭還是能保持一陣的,但也不宜過於樂觀。然後是接下來的上合外長會,之前的防長會,印度已經拒籤聯合公報了,這次若還是如此,恰恰說明,印度內部人士對莫迪政府的批評非常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