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美國誤會,李在明打破沉默,公開否認親華,承諾將美擺在首位

由 王又又 發佈於 熱點

'25-07-18

李在明對於韓國的外交政策發表了怎樣的看法?對於李在明是否應該參加“9.3閱兵”韓方內部又有哪些其他聲音呢?

近日,有關韓國總統李在明是否會參加中抗戰勝利紀念閱兵的話題被炒得沸沸揚揚。在7月17日的韓國國會人事聽證會上,被提名爲外交部長官的趙顯就此問題進行了回答,只不過他的回答極爲含糊,趙顯稱目前難以對此給出明確的答覆,韓方將會考慮美韓關係等因素,再決定是否出席“9.3閱兵”。不過同時趙顯也暗示,就算李在明無法出席,韓方可能會派其他政府高層出席。

有媒體分析,因爲這次閱兵是爲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韓國作爲戰勝國之一不應該缺席如此重要的儀式,而且目前韓國和日本之間還有勞工賠償等很多問題沒有掰扯清楚,韓方也需要藉此機會擺明自己在這些歷史問題上的態度。因此就算李在明礙於美國的因素無法出席,也有可能是總理金民錫代爲出席,畢竟這種事情已經有了先例,2023年杭州亞運會時,韓方就是派出了時任總理韓德洙來華。

但是韓國內部對此也存在着很多不同意見,同樣也是在17日,以前韓國統一部長官丁世鉉爲代表的一批政壇元老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收到了中方的邀請,那麼李在明應該選擇出席,因爲這樣有利於恢復中韓關係,也能夠讓韓國在年底舉辦APEC會議時獲得中方的支持。

在進行競選活動時,李在明曾經在多個場合呼籲改善同中國的關係,這也讓李在明被打上了“親中”的標籤,不過這位新任韓國總統在就任後並沒有表現出任何親中的跡象,這從他的就職演說就能看出一二。在他就職後發表的演說中,着重提到了美韓同盟以及美日韓三邊合作,對於中韓關係卻少有提及,只是含糊地表示將從韓國的國家利益和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處理中韓關係。這也不由得讓人懷疑,他在競選時的一系列發言,究竟是真的想修復中韓關係,還是隻是想以此爲切入點來打擊尹錫悅。

而就在這個敏感時刻,李在明在與前國民力量黨緊急對策委員會負責人金鐘仁的午餐會上打破了沉默,談到了自己的對外政策和所謂的“親中”傳聞。金鐘仁向李在明表示,目前美國政壇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對李在明存在誤解,認爲李在明是“親中”總統,並認爲這可能會影響到目前正在進行的美韓關稅談判。

對此李在明回應道,自己在處理“所有”問題時,都是把美韓同盟的關係放在第一位,並表示希望希望美國不要“誤會”自己。這可以說是李在明就任後首次對自己身上的“親中”標籤進行回應,而他的態度也表明了,自己雖然不可能向前任尹錫悅那樣明目張膽地親美,但是也不會一邊倒地倒向中國,這是韓國的特殊處境造成的。

雖然在經濟方面韓國和中國的關係比較密切,在2024年韓國出口總額約爲6838億美元,其中對華出口就達到了1330億美元,佔比接近20%,但是韓國對美國的出口額也在不斷地增長,在2024年達到了1278億美元,已經連續七年創下新高,美國在經濟方面對韓國的影響力正在不斷增強。

而且由於半島問題的複雜性,也註定了韓國必須躲在美國的保護傘下,除非有一天美國從韓國撤軍,韓國能夠獨立處理與朝鮮的關係,否則這一情況不會出現根本性的變化,這和當政者是李在明還是尹錫悅都沒有關係。所以所謂的李在明“親中”只是一個僞命題,他和尹錫悅的區別只是一個全盤押注美國,一個注意“分散風險”而已。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