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衝破3600點,投資者如何把握機會

由 第一財經 發佈於 熱點

'25-07-23

(本文作者黃凡,資深私人銀行家,MSCI中國指數業務原總監)

近期,A股市場持續走好,滬指已成功站穩3500點,截至目前已衝破3600點,金融藍籌帶動市場突破關鍵阻力位,成交量維持在1.4-1.5萬億高位,資金活躍度顯著提升,多重指標都體現出當前的A股市場,正在往最好的方向發展。

不少投資人會問現在是牛市中嗎?該如何參與?

一、當前A股處於牛市的哪個階段?

其實,從2024年9月24日宏觀政策的全面轉向以來,A股一直處於慢牛市當中,被長期低估的上市公司估值修復一直在進行當中,不少板塊中龍頭公司至今已經實現股價翻倍。

宏觀政策寬鬆仍在持續,貨幣政策也持續釋放流動性,財政政策加碼支持資本市場發展,A股或將繼續走強。而全球之間的關稅博弈目前已經走向“分流中重構合作”,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正在消弭。

而隨着經濟基本面的改善,企業盈利預期改善明顯,尤其是銀行、醫藥、CXO、半導體設備等板塊中報業績超預期。

投資者情緒也在反覆提升中,北向資金持續流入,公募基金髮行回暖,券商開戶量激增,顯示投資者信心正在恢復。

全球知名資產管理人鄧普頓先生說過,“牛市在絕望中誕生,在懷疑中成長,在樂觀中成熟,在狂歡中消亡” 。結合市場過去這大半年表現,以及投資人相對謹慎的態度,我認爲當前A股正處於“牛市第二階段(成長階段)”。

因此,牛市還有後面的兩個階段要走,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二、牛市中投資人該如何參與?

首先,請允許我提醒一下:剛退休的“股神”巴菲特先生說過,牛市是普通投資者虧錢的主要原因。此諍言逆耳,但說的確是事實。

我在過去一直強調,根據歷史規律,A股極度低迷之時,正是出手投資、把握未來機會的最好時機。具體策略就是“守拙”,即出手以“好價格”買入了A股的“好公司”,然後“長期堅守”就行了。

投資人如果聽從了以上建議,前一段以低價買入並堅持持有一籃子的優秀公司組合,則在本輪市場的初期的大漲當中已經獲得了豐厚回報,後面只要繼續堅持下去就行。

顯然,要長期持有必須有足夠的認知、耐心與韌勁。

在具體戰術層面,建議重點關注以下三條主線,從基本面看各板塊均具備獨特投資邏輯:​

一是高股息與低估值藍籌板塊。如保險行業作爲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依託長期資金管理能力和風險保障功能,經營基本面穩健;能源板塊中的龍頭企業掌控關鍵能源供給,在能源安全戰略背景下盈利穩定性較強;家電行業經過多年市場競爭,頭部企業形成了深厚的品牌積澱和完善的渠道網絡,抗週期能力凸顯;公用事業領域企業承擔着民生保障職能,需求剛性特徵顯著,現金流持續穩定。這些板塊整體估值處於市場低位,疊加持續穩定的分紅政策,“持股收息”模式對追求穩健收益的投資者具有較強吸引力。​

二是科技成長與國產替代賽道。人形機器人領域正處於技術快速迭代期,核心零部件國產化進程加速,政策層面持續加大研發支持力度,有望成爲未來高端製造的新增長極;人工智能硬件在算力需求爆發的推動下,芯片、服務器等核心產品技術不斷突破,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半導體設備行業國產替代率逐步提升,關鍵設備性能不斷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光伏儲能領域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技術成本持續下降,全球市場需求旺盛,國內企業在產業鏈各環節均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這些賽道兼具政策紅利與技術創新雙重驅動,長期成長空間廣闊。​

三是消費復甦與紅利再分配領域。白酒行業歷經調整後,頭部企業品牌力進一步鞏固,高端市場需求穩定,次高端市場增長潛力逐步釋放,庫存週轉效率持續改善;乳製品行業受益於居民健康意識提升,市場需求穩步增長,龍頭企業通過產品結構升級和渠道下沉,盈利能力穩步提升;調味品行業作爲日常生活必需品領域,市場格局穩定,頭部企業通過提價和品類創新維持着較高的毛利率水平。當前這些板塊估值處於歷史相對低位,部分標的股息率已超過傳統高股息的銀行板塊,在消費復甦大背景下,具備較高的性價比。

具體的操作建議秉持三字訣原則:“選、等、守”

選:精選行業龍頭,優先考慮具備長期ROE>15%、穩定現金分紅、行業壁壘高的公司。

等:等待合理估值買入,避免追高,利用市場波動進行低吸。

守:長期持有,穿越牛熊,分享企業成長紅利。

建議投資人走投資理財正道,少一點博弈心態,多一點投資思維。踏踏實實地研究公司,研究估值,耐心靜候以合理價格買入好公司的機會,持有一籃子好公司就能穿越牛熊,獲取豐厚回報,又或是用耐心持有滬深300、中證A50,MSCI A50等指數基金的方式,跟上市場,那麼長期回報也會不俗。

(第一財經一財號獨家首發,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