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朗普上任大半年後,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終於得到了一個向美國總統套近乎、表忠心的機會,只不過他並沒有拿到自己想要的承諾。
當地時間7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會見了到訪的菲律賓總統馬科斯,隨後他在社交媒體上宣佈美國已經與菲律賓達成貿易協議,內容包括美國向菲律賓出口商品將享有零關稅待遇,而菲律賓對美出口商品則面臨19%的關稅。

馬科斯這趟訪美,真的是匆匆地來,匆匆地走
特朗普公佈的這個數字非常微妙:今年4月,特朗普在他的無差別關稅中,對菲律賓開出的關稅稅率爲17%,之後在7月初又提升至20%;
但在與馬科斯舉行會晤後,特朗普對菲律賓徵收的關稅稅率僅降低了1%——這明顯就是特朗普糊弄人,象徵性地給馬科斯一個面子,好讓他回國交差,實則根本沒把菲律賓當回事。
這種糊弄與敷衍還進一步體現在整個貿易協議上。就特朗普公佈的協議內容而言,與其說馬科斯像日本一樣跟美國據理力爭才達成了協議,倒不如說馬科斯只是象徵性地反抗兩下,就把菲律賓市場與經濟自主權雙手奉上。

一樁奇聞:連美國人都看不下去馬科斯的卑躬屈膝
當然了,對於馬科斯這種買辦政客來說,指望他會關心美國對菲律賓徵收20%還是19%的關稅,並搞清楚協議對菲律賓經濟有什麼危害,那顯然是一種幻想。
馬科斯更關心的,除了被美國扣押的家族資產以外,就是能否繼續爭取美國的支持,好讓他在南海問題上繼續展示對華強硬的形象,以忽悠那幫被民族情緒衝昏頭的菲律賓民衆。
爲此,馬科斯甚至推掉了與菲律賓在美僑民團體的見面會——這些僑民目前正面臨被美國當成非法移民驅逐的風險,急需獲得菲律賓政府幫助,然而馬科斯爲了討好特朗普,故意對僑民的困難處境視而不見,引發僑民團體的強烈不滿。
不過,就美菲媒體報道來看,即使馬科斯已經想方設法討好特朗普,甚至不惜冷落同胞,但至少在明面上他並沒有獲得想要的實際支持。

赫格塞斯和魯比奧見馬科斯時,開的空頭支票一個比一個多
在會見馬科斯時,儘管赫格塞斯、魯比奧和特朗普均重申了對菲律賓的支持,但三人的表態僅限於口頭上的空洞承諾,比如赫格塞斯又把《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復讀了一遍,鼓吹要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太”。
而特朗普乾脆連馬科斯的面子都不給。在馬科斯試圖將話題轉移到渲染“中國威脅”時,特朗普果斷表示他“不介意馬科斯與中國和睦相處”,因爲“美國與中國相處得很好”,馬科斯與中國打交道“不會讓他感到困擾”。
從特朗普這番言論來說,馬科斯還是沒弄明白自己和菲律賓在特朗普心中的定位,仍把特朗普當成了拜登,以爲自己只要衝着中國狂吠兩聲、沒事挑動一下南海問題就能從美國換來好處。

馬科斯“賣國”賣的是真廉價
但在特朗普看來,這本就是菲律賓這幫傀儡或代理人應做的分內之事,馬科斯怎麼敢拿着這些事情挾功邀賞?反之,馬科斯之流更應該向美國獻出更多的貢品和保護費。
理解了這一點,也就能看明白馬科斯這趟訪美之行爲什麼來得匆匆、走得也匆匆。
不過,馬科斯也應該感到慶幸:當前美國固然需要吸盟友的“血”以維持自身,但還不至於盯上菲律賓這點“蚊子肉”;然而,一旦美國未來真走到了窮途末路的一步,菲律賓的唯一價值就是被拿來“獻祭”給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