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陷入僵局之際,歐盟正準備啓動一套高強度反制方案。
據媒體週三報道,一旦美國總統特朗普兌現最新關稅威脅,歐盟將迅速回擊,對價值約1000億歐元(約117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徵收30%的報復性關稅。據央視新聞此前報道,特朗普12日宣佈,將自8月1日起對從歐盟進口的商品徵收30%關稅。
消息爆出後,歐元兌美元短線走低約10點,現報1.1723。

第一輪反制清單已擬好,德國態度趨硬,不排除動用“反脅迫工具”
據歐盟委員會發言人本週三透露,作爲第一波反制措施,歐盟計劃整合此前已獲批准、價值210億歐元的美國產品關稅清單,以及此前提出的另外720億歐元的商品徵稅清單,合併爲一個完整的應對方案。受影響的美國出口商品包括波音飛機、美國製造的汽車以及波本威士忌等工業與消費品。
這些關稅將在下個月準備就緒,但只有在談判破裂、且美方正式執行關稅措施後纔會正式啓動。據知情人士透露,相關計劃目前處於高度保密階段,歐盟各成員國正在就具體執行路徑展開密切協調。
值得關注的是,德國在本輪談判中的立場也明顯趨於強硬。據華爾街見聞此前文章,德國和法國正聯手推動歐盟採取強硬反制措施,並動用史無前例的“貿易核武器”——反脅迫工具(ACI),爲可能的貿易大戰做準備。這標誌着歐盟貿易策略的重大轉向,從此前的協商轉向威脅強硬回應。
“反脅迫工具”需要歐盟成員國通過合格多數投票才能生效。一旦啓動,歐盟可在法律框架內對美國科技巨頭徵收新稅、限制美企在歐投資,甚至限制其進入歐盟市場。雖然目前這一工具尚未被正式擺上談判桌,但若形勢惡化,其啓用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談判窗口臨近關閉,歐盟內部反抗聲音愈加強烈
一直以來,德國對與特朗普政府談判抱有希望,希望能通過溝通降低美方的貿易壁壘。
然而,隨着30%關稅大棒落下,德國的耐心也被耗盡,迅速倒向法國支持的強硬路線。
德國總理默茨週二在柏林與捷克總理會晤後公開表示:“我們正接近與美國關稅爭端的決定性階段。我們需要的是一份公平、可預測、低關稅的協議。如果沒有這樣的協議,我們將在本已充滿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下進一步動盪。”
法國一貫主張“以牙還牙”,通過對美國企業徵收報復性關稅來增加談判籌碼。
儘管如此,歐盟方面仍明確表示,當前首要目標是推動與美國方面的談判取得成果。布魯塞爾方面強調,只要美方展現出誠意,歐盟願意繼續爲達成互惠互利的協議而努力。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