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丨追問4歲男童拔牙爲何死亡,醫院的態度和答案同樣重要

由 紅星評論 發佈於 熱點

'25-07-23

近日,一名4歲男童上醫院拔乳牙全麻後殞命,讓人痛惜。據報道,7月22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發佈視頻,稱其4歲侄子在桂陽縣第一人民醫院(總院)接受乳牙拔除手術時出現意外,不幸離世。

桂陽縣衛生健康局通報稱,在實施全身麻醉過程中,患兒突發緊急情況,雖經多方全力搶救,仍不幸死亡。事發後,當地政府已成立由衛健、公安等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涉事醫院黨委已對相關醫務人員停崗處理並開展調查。

拔牙補牙植牙,不管費用如何,在外科手術目錄中只能算是一種小手術。操作處置相對簡單,風險極低,出人命的概率更是微乎其微。兒童拔除乳齒,一般而言,恐怕比成人拔牙更簡便,人們甚至有理由認爲它本應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和結果。

但這次兒童拔牙卻弄成天人永隔,實在有太多疑問讓人不解。正如視頻發佈者所質疑的:“誰能想到,一次再普通不過的乳牙拔除,一次本應短暫的麻醉,桂陽縣人民醫院做成全麻,竟成了他與世界的最後告別。”網友普遍表示不解的,正是爲何對拔乳牙兒童實施全麻?其中全麻拔牙與普通拔牙之間的收費差,難免讓人產生過度醫療的擔憂。

要知道,全麻是通過麻醉藥作用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使人意識、痛感消失。它適用於各種大型手術,也適用於不配合手術的嬰幼兒。全麻雖較安全,但也存在一定風險。

對於爲何實施全麻,當地衛健局的通報解釋,經醫院綜合診斷,患兒埋伏牙位置較深,且患兒年齡較小配合度不高,手術難度大,經家屬同意後,在全身麻醉下行上頜骨部分切除及上頜埋伏牙拔除術。

即便如此,人們還想多問一句,還有沒有無需全麻的醫療方案?實際上,兒童拔牙,簡單的事情就應該簡單處理。關鍵是當事醫生有沒有窮盡其他簡單化的可能,是否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這實際上涉及全麻的必要性。

按照醫療操作規範,患者全麻前一般要住院觀察、檢查,由麻醉醫師參與進行麻醉前評估,術前必須禁食禁水,術中必須由專門的麻醉醫師嚴密監控患者體徵,並及時作出應急處置。目前很難論斷全麻拔牙手術是否符合操作規範,但出現了緊急情況,肯定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幼兒拔牙殞命,公衆期待聯合調查組儘快查明真相,給其親屬及社會一個交代。面對網友質疑,涉事醫院本應作出基本情況說明,體現醫方對醫患和諧關係的積極追求,這不只是一種公關技巧,更是對待公衆關切的一種應有態度。

耐人尋味的是,涉事醫院工作人員在回覆媒體問詢時,僅說“醫務部一直在處理,具體情況尚不清楚”,這難免給人一種對公衆關切不上心的印象。如何“爭取人心”,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係,其實恰恰體現在這些細節裏。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楊於澤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