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歐盟警告,澤連斯基清算西方傀儡,歐美“棋子”想擺脫控制?

由 邵永靈 發佈於 熱點

'25-07-23

#烏無人機襲擊莫斯科如何考驗普京#

澤連斯基準備掀桌子

烏克蘭反腐敗局遭到搜查的風波仍在發酵。

22日晚,烏克蘭首都基輔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抗議澤連斯基合併烏克蘭反腐敗局(NABU)和特別反貪腐檢察官辦公室(SAP)的聲明,現場抗議民衆高呼“澤連斯基是魔鬼”。

同時,七國集團和歐盟委員會也批評澤連斯基的做法“將阻礙烏克蘭加入歐盟的進程”,並威脅可能會取消對烏克蘭的援助,布魯塞爾的援助“取決於烏克蘭在透明度、司法改革和民主化等方面的進展”。

《金融時報》急眼了

不過,平時一貫反對澤連斯基的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這次卻罕見對澤連斯基表達了支持,她指責“西方夥伴”試圖通過這兩個機構控制烏克蘭。

季莫申科所說的“機構”,指的還是烏克蘭反腐敗局和特別反貪腐檢察官辦公室。

22日烏克蘭反腐敗局辦公場所遭到了烏安全局等多個部門的70多次搜查,兩名官員因“通俄”而被逮捕。

隨後澤連斯基在社交媒體上發佈聲明,再度抨擊烏反腐敗局和特別反貪腐檢察官辦公室“通俄”,並表示烏最高拉達已經通過法律修正案,上述兩個部門將合併歸入烏總檢察長辦公室管轄。

必須承認,澤連斯基這一手確實出人意料

然而,澤連斯基的“通俄”指控純粹是無稽之談。

烏反腐敗局和特別反貪腐檢察官辦公室與俄羅斯沒有任何關係,這兩個部門實際上是2015年烏克蘭爲了滿足獲得西方貸款和加入歐盟的標準,而應美國和歐盟要求設立的機構,其人事任命和資金來源完全由歐美控制,比如臭名昭著的美國國際開發署至少向烏反腐敗局提供了數百萬美元的活動資金。

由此也就可想而知,這兩個機構平日的工作是什麼了,無非就是以打擊腐敗之名、行干涉烏克蘭內政之實,反腐敗機構的設立並沒有解決烏克蘭的貪腐,反而讓烏克蘭逐漸淪爲西方的傀儡。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時任烏反腐敗局局長阿爾喬姆·瑟特尼克爆料烏克蘭政黨有人給特朗普競選團隊塞錢,導致其競選團隊主席保羅·馬納福特被迫辭職。

西方開始動員烏克蘭民衆反對澤連斯基

特朗普一直對此事耿耿於懷,但由於民主黨在烏克蘭的提前佈局,他在第一屆任期時幾乎指揮不動澤連斯基。

直到特朗普捲土重來後, 今年3月澤連斯基才宣佈制裁與拜登之子亨特·拜登勾結的烏能源企業“布里斯瑪”,並批評拜登政府的政策,這被認爲是向大權在握的特朗普示好。

那麼基於上述背景,澤連斯基爲何突然對烏反腐敗局和特別反貪腐檢察官辦公室出手,似乎也就不難理解了。

這兩個機構本來就是歐盟和美國民主黨用於干涉烏克蘭內政的工具,雖然現在還不好說特朗普是否也藉助過這套工具插手烏克蘭的內部事務,但澤連斯基只要想有點作爲,勢必會想辦法擺脫美西方的控制。

這裏需要多說一句:政治人物本就充滿了複雜多變的一面,有時候我們不能以絕對的好壞善惡觀念去評價一個政治人物。

但澤連斯基無動於衷,仍在繼續抓人

就像澤連斯基,在沒步入政壇之前,2014年烏克蘭爆發顏色革命時,他一直呼籲烏克蘭和俄羅斯應保持團結,剛當上總統時也並不反俄。

但一個人的努力顯然無法對抗歷史大勢。當西方已經決定將烏克蘭作爲消耗俄羅斯的棋子時,身在局中的澤連斯基只能按照西方的劇本表演下去——只不過,習慣於操控他國命運的美西方,從未想到“棋子”有朝一日會撕毀他們準備好的劇本。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