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改變命運的實習:墜入浮選槽的大學生與事件調查處置之問

由 南方都市報 發佈於 熱點

'25-07-25

往年暑假,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小劉會兼職當家教,補貼家用。他來自重慶巫溪縣農村,弟弟正在讀高中,家裏主要靠母親工作維持生計。

今年暑假有所不同,按照學校要求,他和同學一起乘火車到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實習。浮選生產實習是必修課程,佔了2個學分。

然而,一場始料未及的事故,將他與5名同學的人生終結在浮選槽之中。當好友因格柵板脫落溺亡的消息傳來時,林芳(化名)難以置信。7月24日,她告訴南都N視頻記者,“他之前覺得這個專業挺好的。”有業內人士分析,“人員墜入礦漿的事故極其罕見,或許也是因此,涉事企業在日常管理時產生了疏忽。”

目前,爲儘快查明原因、明確事故性質、提出整改措施,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已成立事故調查組,對這起事故提級調查,並進駐現場。遇難者家屬,正從重慶、四川等地趕往內蒙古。

中國黃金內蒙古礦業選礦部浮選車間。

村裏的首個985大學生

林芳還記得,最近一次和好友小劉見面時,孝順的他幫外公把禮錢簿做成電子文檔,“他說這樣外公找人名時,就不用一頁一頁翻紙了”。

當好友溺亡的消息傳來時,林芳不敢相信,“很突然!”兩人的共同好友得知此事後,徹夜難眠,對方告訴林芳,“他可以保研的,還跟我說,他覺得(礦物加工工程)這個專業挺好的。”

悲劇發生在7月23日10時20分許,東北大學6名學生在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烏努格吐山銅鉬礦選礦廠,參觀學習浮選工藝過程中,因格柵板脫落墜入浮選槽。6人經全力施救,最終確認溺亡。

在林芳的印象中,好友從小品學兼優。“他不是村裏的第一個大學生,是第一個985高校大學生。”她告訴南都記者,網上的消息有些偏差。小劉出生在重慶市巫溪縣一個村子,家裏經濟狀況一般,“之前媽媽在縣城租房子帶他上高中”。

“農村要幹農活,他從小學到高中,只要是寒暑假,都會回家幫外公外婆幹農活、做飯。”林芳回憶,好友平時也玩遊戲,但從小成績就很好,“小學是班上第一,初中也在很好的班,後來在重點高中就讀,直到考上東北大學”。

小劉(右)。

林芳說,好友的弟弟馬上讀高三,家裏經濟壓力大,“他上大學申請了貸款,每逢寒暑假都會去當家教補貼家裏”。

她向南都記者出示了今年1月和小劉的聊天記錄,他的頭像是周星馳年輕時的側臉。林芳問他“你怎麼還不回來”,小劉回覆“在外面搞家教,不然早回來了”。林芳透露,“他外婆還誇他,現在不用給生活費了。”

小劉1.8米左右的個子,身材偏瘦,活潑幽默,還沒有女友的他,經常開玩笑讓朋友給他介紹對象,“每次過年回家,都會讓我們給他介紹女朋友”。

“只可惜世事無常。”林芳說道。

一次致命實習

如果不是好友遇難,林芳並不知道什麼是“浮選槽”,也不會專門去了解“礦物加工工程”這個相對晦澀難懂的專業。

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的一名學生告訴南都記者,遇難者是“大三本科生”,是其直系學弟。該名學生曾去過事發選礦廠,“平時除了檢修設備,沒有員工在機器旁邊。實習時,浮選區員工平時也就二三十人,學生加老師會比浮選車間員工多”。

“如果是7個人站在(格柵)板上,可能板子會受不住。”其介紹,浮選槽裏面是礦漿,“類似於泥石流,人掉進去動不了”。

據報道,浮選生產實習是東北大學礦物加工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實踐環節,培養方案規定爲2個學分,課程的性質爲必修,在暑期組織實施。

東北大學於2023年與中國黃金集團有限公司簽訂了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協議書,先後於2024年3月、2025年3月組織相關專業學生到此次事故礦進行了畢業實習。

此次學校組織的是礦物加工工程2022級本科生,生產實習的時間是兩週,其中現場實習爲一週,參加現場學習的學生共51人,教師4人。

7月21日,55名師生乘坐火車抵達,當天下午,企業對師生進行了安全教育的培訓。7月22日至23日,師生在企業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廠區進行參觀學習。

意外發生在7月23日10時20分左右,師生在參觀浮選車間時發生墜落事故,在聽到學生呼喊“有人掉入浮選槽”之後,現場工作人員立即按下浮選機的急停開關,同時用對講機呼叫工友前來救援,通知中控室停車,同時疏散師生撤離到安全位置。在此期間工作人員發現了墜落半空的老師,並實施了救援。

10時58分,公司的礦山應急小隊抵達現場,12時1分,第一名墜落人員被救出,12時40分,最後一名人員被救出。墜落人員被救出後第一時間送往當地的醫院進行搶救,經過醫護人員的確認已經溺亡。據瞭解,這6名遇難的大學生年齡在20到22週歲。

浮選車間主任李春爽稱,浮選槽溫度在三、四十度左右,不存在強酸、強鹼和高溫的狀況。墜落的地點格柵板爲鋼製結構,尺寸在1x2.6米左右,距離浮選液麪的高度大約是2米。

“超過4分鐘救治無望”

“浮選法本身是很成熟的有色金屬選礦方法,諸如浮選槽等設備在行業內也十分通用,但人員墜入礦漿的事故卻是極其罕見的。或許也是因此,涉事企業在日常管理時產生了疏忽。”

一名畢業於東北大學的業內人士告訴南都記者,從山裏開採出的礦石經過破碎研磨,變成較小的顆粒後,被送入浮選機中攪拌,在此過程中使用起泡劑、捕收劑等藥劑,將金屬從礦石裏分離出來。而涉事企業的銅鉬礦浮選設備,相對而言更大型,浮選槽也特別大。其上方的格柵板是一塊一塊拼合的,這樣更便於日常檢修。

作業人員進入浮選槽內清理底部沉積泥沙。

對於格柵板載荷後斷裂、站在上面的人直接墜入礦漿的情形,上述業內人士直言難以想象,“我們內部討論,都覺得這種事情極其罕見,以前從來沒聽說過,甚至覺得應該不太可能發生”。

而在企業的日常生產中,浮選機啓動之後並不需要人工介入,就可以自行運轉,“正常來講,人很少會專門走到那裏面,除非是加藥劑,或者取樣時,纔會站在格柵板上操作。”

對於人員近距離接觸設備時如何安全生產,業內也有相應的標準和規範。據其分析,或許也是因爲人員墜入礦漿的事故極其罕見,令涉事企業在日常管理時產生了疏忽。“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設備很大,在檢修過程中忽略了一些細節,或者沒有特別注意把格柵板焊緊。”

2024年,曾有專家針對中國5家典型選礦廠近6年發生的130起事故進行分類總結。其中68%的事故是由於維修檢修不及時、人員安全意識不足等人爲因素造成。

“一旦人體掉入浮選槽,將面臨溺水風險、化學傷害和機械傷害等情況。”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劉俊告訴南都記者,槽內礦漿深度通常達數米,且密度大於水、黏稠如“泥石流”,人掉入後極易下沉,一般難以通過常規游泳方式自救。

礦漿中如含煤油、硫化鈉等有毒腐蝕性藥劑,會灼傷呼吸道、皮膚,引發人體中毒、肺水腫,使人失去活動能力。除此之外,浮選槽中礦漿渾濁,能見度低,一定程度上會讓救援人員難以快速定位墜入者,從而延誤救援時機。

“從醫學角度來說,掉入浮選槽,口鼻不可避免會吸入礦漿,這裏面含有的化學物質會灼傷氣道,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一旦救上墜入者,需要立刻用ECMO(體外膜肺氧合)進行救治,如果超過黃金4分鐘,腦死亡風險驟增。”

劉俊坦言,一旦掉入浮選槽,如果施救超過4分鐘,基本沒有救治的希望。

等待最終答案

各方如何處置,備受關注。

7月24日,中金黃金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目前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已停產。公司將根據現場處置情況,積極妥善推動善後工作。

事發地已禁止入內。

事故發生之後,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委派應急管理廳、礦山安全監察等部門趕赴現場、指導救援處置工作,同時自治區政府正在履行程序,成立調查組提級調查。呼倫貝爾市成立應急指揮部,聯合東北大學、中國黃金集團內蒙古礦業有限公司設立8個工作組,全力開展救援及善後處置工作。

東北大學抽調了骨幹人員組成6個善後安撫工作小組,6個工作小組和學校選派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師正趕往現場,目前已經點對點通知學生家長,明確了6名家長的行程安排。

滿洲里市殯葬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南都記者,目前6名東北大學學生遺體已停放於聖天池殯葬服務中心,“目前還沒有火化,需要等家屬處理完善後事宜”。

南都記者注意到,事發後,多所高校發出暑期實踐安全提醒。

“北大團委”公衆號發文,將東北大學學生溺亡事件納入安全事故警示案例之一,並要求“出發前明確告知安全風險與應對措施,務必使每一位同學瞭解實踐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事件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每日結束覈查人數、健康及財物狀況,做好次日安全準備”。

此外,要遵守實踐單位安全規定(如石油、化工、核能、電力、建築等特殊單位參觀),按要求佩戴防護裝備;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做好相應防護工作,確保安全。

“遼寧大學團委”公衆號發佈安全指南提到,實踐前應徵得監護人同意,全程保持與家人、老師、同學等人的聯繫,及時報告行程和安全情況。進入企業、工地等場所時,嚴格遵守其安全要求,按規定佩戴安全帽、防護服等;參與體力勞動時,提前學習操作規範,不擅自觸碰危險設備。

暑假尚未過半,6個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林芳再也等不到好友回老家重聚,“他的媽媽和弟弟、村幹部已經一同前往內蒙古辦理後事”。

他們仍在等待最終的答案。

出品:南都即時

統籌:向雪妮 韋娟明

採寫:南都N視頻記者 韋娟明 楊婷 周敏萱 侯婧婧 林詩妍 敖銀雪 實習生 楊益婷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