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科學院“統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通報,堪察加半島附近海域7月30日發生8.7級地震,爲1952年以來該地區發生的最強地震。
當天,堪察加半島近海再次發生兩次6.5級和5.3級地震。此外,強震發生後,已伴隨發生100多次5級及以上餘震。
受強震影響,太平洋沿岸多國發布海嘯預警或警報,多地觀測到海嘯波。堪察加半島在哪裏?地震原因是什麼?影響幾何?
俄羅斯科學院“統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表示,地震震中距離堪察加邊疆區首府——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161公里。當地民衆用手機拍攝的畫面顯示,地震發生時,晃動十分劇烈。
受強震影響,俄部分地區出現海嘯。堪察加半島部分地區和堪察加半島以南的薩哈林州部分地區在地震發生後已觀察到數米高的海嘯。當地約2700人已被疏散至安全區域。
堪察加半島在哪裏?
堪察加半島是俄羅斯第二大半島,位於俄羅斯遠東,隸屬俄堪察加邊疆區。堪察加半島在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是俄羅斯乃至全球地震活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半島上分佈着300多座火山,包括28至36座活火山。
在堪察加地區,太平洋板塊與鄂霍次克板塊碰撞,火山活動較爲活躍。俄羅斯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30日通報,活火山克柳切夫火山因地震發生噴發。
堪察加半島曾發生多次強震與海嘯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教授王墩表示,歷史上堪察加半島曾經多次發生過強震和海嘯。比如1952年堪察加發生9級地震,它引發了跨越整個太平洋的海嘯,波及了夏威夷和南美。2006年和2013年,這裏也曾發生8級左右的強震。因此,這個區域是全球少數具備發生超大型地震的高風險區域,也是全球海嘯預警系統重點關注的地區。
高風險區需警惕 但地球未進入“震動模式”
專家指出,從地質角度看,地震是地球釋放構造應力的正常方式。並不能因爲某一次大地震的發生,就可以斷言地球進入了“震動模式”。全球強震的長期趨勢大致是比較穩定的,即每年全球大約發生15至20次7級以上的地震。某一段時間內,某一區域地震發生的頻率可能會升高,但這並不等於全球整體地震活動的異常。從科學角度講,不能排除未來可能會發生更大地震,但也不能簡單把近期的地震活動解讀爲世界進入了“震動模式”。所以應該做的是積極做好防災準備,加強監測與應對體系,而不是過度恐慌。
爲何發生強震?
俄科學院地震預測相關領域專家伊琳娜·弗拉基米羅夫娜指出,堪察加半島發生這種強度的地震是預料之中的。自該地區1952年發生強震以來,俯衝帶積累了巨大的地震潛能。該機構另一位專家說,7月30日的地震很可能完全釋放了這一段俯衝帶數十年來積累的應力。

△當地時間7月30日,俄羅斯薩哈林州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國際生態與氣候變化問題專家利奧波德·洛布科夫斯基指出,該地區近期曾發生相當強烈的地震。2024年8月18日發生了一次7.0級地震;2025年7月20日,相同地區又發生了一系列地震,其中最強一次震級達到7.5級。
洛布科夫斯基解釋說:“最初人們認爲這些地震緩解了該地區積累的板塊壓力,但後來發現,這只是今天地震的一次前震。”
地震影響幾何?
堪察加半島地震後,有數人受傷,但未造成重傷。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市長葉夫根尼·別利亞耶夫30日在社交媒體上說,受地震影響,該市已實施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7月30日,俄羅斯北庫里爾斯克
堪察加邊疆區行政長官索洛多夫在社交媒體上說,地震造成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市一所幼兒園牆壁坍塌,所幸沒有人員傷亡。另據當地衛生部門消息,地震發生後,前往醫療機構就診的所有傷者都已得到救治。
堪察加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機場發佈消息說,地震發生時機場內乘客被疏散,1人受傷。目前機場運營正常,跑道、停機坪均未受影響。
據當地緊急情況部門消息,由於震中位於海洋,地震引發海嘯,海嘯波及堪察加半島伊利佐夫區沿岸,浪高3至4米。此外,千島羣島、北千島羣島地區也記錄到多次海嘯。俄薩哈林州州長利馬連科表示,其中一次海嘯淹沒了北庫里爾斯克市的港口和一家魚類加工廠。
全球多國發布海嘯警報
此外,此次地震觸發了美國夏威夷州、日本和智利等太平洋沿岸國家海嘯警報,法屬波利尼西亞部分地區被告知要做好應對高達4米海浪的準備。多地觀測到海嘯波。
在日本,當天上午10時30分左右,海嘯波就已經抵達了最北端的北海道。當天晚些時候,日本氣象廳將日本所有海嘯警報下調爲海嘯注意預警。
強震發生後,美國夏威夷州、加利福尼亞州、阿拉斯加州、關島等地啓動不同等級海嘯預警機制。美國加州、夏威夷多地已經監測到海嘯波。夏威夷州所有島嶼一度拉響警報。
30日,新西蘭國家應急管理局對該國全境海岸發佈海嘯預警。當地時間31日,新西蘭國家應急管理局再次發佈海嘯警報。據悉,海嘯已經抵達新西蘭部分海域,預計未來數小時海嘯活動將更強烈。
智利國家災難預防和響應中心30日發佈海嘯紅色預警,要求沿海地區民衆撤離到安全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