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貨車司機最後的賬單# 上了熱搜。
點開一看,鼻子一酸——
一個46歲的中年男人,在青藏線上缺氧離世,最後的微信賬單裏,還了1萬3車貸、1萬信用卡,買了30塊的氧氣瓶,給女兒發了20塊買溼巾……

網友炸了:
“這就是普通人的一生?拼命賺錢,最後連命都搭進去?”
“30塊的氧氣瓶捨不得多買,卻要還上萬的貸款,太扎心了!”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
普通勞動者的真實生活,到底有多難?

1. “車貸,是壓垮貨車司機的第一根稻草”
這位司機叫常志榮,愛講笑話,喜歡潘長江,車裏掛牛仔帽,副駕還套着塑料大金項鍊——一個努力讓生活有點儀式感的普通人。
可現實呢?
- 每月固定支出:車貸1萬3 + 信用卡1萬 + 家庭開銷 ≈ 3萬
- 收入來源:跑長途運費 + 妻子2000工資 ≈ 勉強週轉
爲了還貸,他第一次跑青藏線,高原反應流鼻血,朋友勸他別去,他笑說:“貨已經裝上了,富貴險中求!”
結果,凌晨停車休息時,缺氧去世。
成年人的世界,哪有什麼“富貴險中求”?不過是“不跑這趟,下個月車貸還不上”罷了。

2. “普通人的賬單,寫滿了‘不敢病、不敢停’”
翻看他的微信賬單,每一筆都讓人心酸——
✅ 還貸:車貸1萬3、信用卡1萬
✅ 生存剛需:30塊的氧氣瓶、60塊的羊湯、210塊的買菜錢(還是和別人AA的)
✅ 家人的小確幸:給女兒轉20塊買溼巾、發紅包哄孩子“和哥哥姐姐團結好”
最扎心的是——
他明明自己缺氧,卻只捨得買30塊的氧氣瓶,因爲“氧氣罐租金太貴”。
網友評論:
“30塊的氧氣瓶救不了命,但能‘救’他的賬單。”
“成年人的摳門,都是被生活逼的。”

3. “爲什麼普通人活得這麼累?”
① 收入不穩定,支出卻雷打不動
- 運費下跌、壓車費討不回來、修車意外支出……賺的永遠趕不上花的。
- 就像常志榮,這趟青藏線運費2萬3,結果修車花了700,最後到手的錢還得先填車貸窟窿。
② 貸款買車=給自己套上枷鎖
很多貨車司機都是“貸款買車—拼命跑車—還貸—車舊了再貸款換新車”的死循環。
車不是資產,是負債;方向盤不是自由,是枷鎖。
③ 家庭責任,讓人不敢停下
常志榮有6個孩子(重組家庭),妻子月薪2000,小兒子還在讀小學。
他不敢病、不敢休息,因爲“手停口停”。

4. “普通人的堅韌,是生活最後的體面”
儘管生活艱難,常志榮還是努力讓日子有點光——
✨ 給妻子發520紅包,愚人節發582(‘我不愛’反話逗樂)
✨ 叮囑妻子‘週日帶孩子喫酸辣粉’,哪怕運費跌了也儘量滿足
✨ 在家庭羣發紅包:“猜中家裏最大的心事有獎”,答案是‘怕孩子不爭氣’
普通人哪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夢想?不過是“還完貸款,孩子有出息”罷了。

5. “我們該如何看待普通勞動者的生活?”
✅ 少點‘何不食肉糜’的評判
“爲什麼非要跑青藏線?”“爲什麼不換工作?”——不是不想,是不能。
✅ 多關注基層勞動者的生存狀態
#保潔阿姨應該有自己的休息間# #高溫下的勞動者# 這些話題上熱搜是好事,但不能只停留在感動,得推動改變。
✅ 普通人能做什麼?
- 珍惜自己的工作,別抱怨“月薪5000活不下去”——有人拿命換3000。
- 理性消費,別輕易負債,車貸、網貸、信用卡,都是隱形殺手。
- 對服務行業多點善意,外賣小哥、貨車司機、保潔阿姨……誰不是在爲生活拼命?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點個贊,願每個努力生活的人,都能被溫柔以待。
P.S. 看完這篇文章,你會不會也想——
“今晚不點外賣了,給騎手少添點麻煩。”
“下次看到貨車司機,超車時多留點空間。”
普通人的溫暖,就是從理解開始的。